4月15日,市委書記劉紅兵到麻章區、遂溪縣調研特色種植農業發展情況,強調要發揮湛江獨特的資源、區位優勢,扎實做好特色種植農業這篇文章,持續擦亮湛江特色農業品牌,強化種源安全和種業創新,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位于麻章區現代農業園區的湛江集福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種植蓮霧400多畝,年產蓮霧100萬斤,是廣東省連片面積最大的蓮霧種植基地。劉紅兵走進大棚蓮霧種植基地,察看果樹掛果長勢,了解蓮霧種植有關情況。他指出,麻章區發展生態觀光農業、采摘體驗農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要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特色種植農業,樹立區域農業品牌,推出精品農旅線路,打造集觀賞性、參與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實現農旅融合發展。
湛江市雙雙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我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擁有“仙果美林谷”“宮果美林”系列特優水果產品商標,種植釋迦果800畝、澳洲堅果200畝。劉紅兵來到該公司育苗園圃,察看果苗生長情況,聽取公司發展特色農業情況匯報。他強調,公司要加強特色農業品牌化、標準化、產業化建設,深化與本土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廣種養先進技術,帶動更多農戶致富,全面促進鄉村振興。
在遂溪縣建新鎮卜巢村邊、通明河畔,生長著一種古老的植物“海紅米”,剛完成春播的稻田里,分葉期的秧苗郁郁青青。近年來,廣東海洋大學海水稻研究團隊在這一區域搜集到多種類型的海水稻種質資源,并聯合企業在此建立海紅米種養示范基地,創建潮汐帶特色田園生態農業品牌。劉紅兵認真察看海紅米深加工產品,與科研人員詳細交談,聽取相關項目介紹,對該校保護海水稻種質資源、培育新品種改造鹽堿地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他強調,湛江海水稻種質是一種珍貴獨特的耐鹽水稻資源,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種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資源。加強海水稻種質資源保護,通過開發鹽堿地擴大耕地面積,利國利民、意義重大。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好、開發好海水稻等本土特色農業資源,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積極拓展休閑觀光、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提檔升級。
市領導程鳳英、廣東海洋大學黨委書記曹俊明參加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