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麻章富貴竹“云上花市”引發關注。鮮有人知的是,早就上世紀90年代,富貴竹已植根麻章,遠銷海外,湛江已是全國最大的富貴竹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如今,全球市面上流通的每10枝富貴竹里,就有7枝來自湛江麻章。
日前,記者走進麻章區湖光鎮世喬村,傾聽富貴竹產業發展的故事。
工人把單只富貴竹綁成一捆。 記者 李嘉斌 攝
深耕30年 打造“中國富貴竹之鄉”
記者一行來到市區以南17公里處的湖光鎮世喬村,村里路邊隨眼可見挺拔的富貴竹林,一片青綠的蒼翠。
記者走進村里一個富貴竹加工廠,滿院幾十個工人正忙著捆扎“富貴塔”、貼碼打包、入庫裝車,忙而有序。一位中年男子笑容可掬走了過來,他叫黃邦盈,是這家蘭盈農業科技的“掌門人”,這里也是世喬村富貴竹的龍頭企業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一位臺商來到世喬村做種植和加工富貴竹生意,播下了富貴竹產業的種子。在其帶動下,黃邦盈于1995年走上了種植富貴竹之路。憑著敢闖敢干的勇氣,黃邦盈一步一步走出世喬村,闖進廣州花卉市場,開了自己的檔口。“1998年前后,廣州搶貨搶瘋了,9.6米長的東風頭,一天就能銷一車,日入二三十萬元,出口市場龐大。”說起當年,黃邦盈激情飛揚。而在世喬村,富貴竹種植面積日益擴大,銷量也逐年擴大,現在他的廠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這樣傳奇般的故事在世喬村比比皆是。
春秋流轉30余載,廣袤竹海,造富一方。麻章富貴竹在花卉產業領域深耕,從種植、加工造型到市場服務、出口海外、產業推廣,不再拘泥于單一的品種發展,而是從單一的品種發展成多種多樣的富貴竹編織藝術造型產品供應鏈。富貴竹已經成為湛江的特色花卉,也是湛江出口創匯的拳頭農產品,產業影響力越來越大。
村民們笑著告訴記者,過去富貴竹只是“在野外”自由生長,缺乏部門重視和整合。今年當地政府將“打造中國富貴竹之鄉”列入工作議程,鄉親們奮斗的動力更足了。
帶領村民過上富“竹”生活
青青翠竹,不僅推動了產業的發展,也成為村民增收的“致富寶”,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銀行”。
廠區里,一個橫板作業臺加一張小板凳就成了工位,女工們嫻熟地綁扎加工富貴塔,男工主要打包和運輸,生產線簡陋而傳統。“我干了十幾年啦,如今一個月工錢有三四千塊。”一名50多歲女工用雷州話對記者說。
“鄉村振興不能單靠口號,要靠實干興邦。”黃邦盈說。在他的廠區墻上貼著當月工人的工資表,最高月薪6000多元,大多數月薪為三四千元。據了解,該廠雇用村民七八十人,加上種植戶,就帶動了200多人就業。
廠里的司機黃邦德就收獲了富貴竹這波生長紅利。六年前,他開始到廠里工作,隨后也同時以“公司+農戶”的模式開始種植富貴竹。一年好比一年,收入步步高升,去年實現了年收入60多萬元。
脫貧攻堅,一個都不能少。世喬村村干部許裕生告訴記者,這里成為富貴竹循環經濟的綠色原料車間,世喬村戶籍3000多人,多為家庭工廠為主體。為了帶領村民脫貧致富,該村聯合私人企業因地制宜成立了合作社,與村民及貧困戶簽署合同,采取多種合作模式,發展成為世喬村的支柱產業。
“正是有那么多加工廠在身邊,村民們才能放心地去種富貴竹,富貴竹生長周期不長,一年左右就可砍伐,多種多得,大家都特別積極。”一村民說,富貴竹是可再生利用資源,年年采伐年年發筍。
世喬村帶動了整個湖光鎮的富貴竹產業。全鎮已經形成了富貴竹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在廣州市芳村花卉市場,僅湖光人開的專賣富貴竹的攤位就有過百個,數百人在做著富貴竹的生意。
創新成產業發展最好“生長素”
是什么讓麻章富貴竹有了走向國際的底氣?
在工廠辦公室里有一個展示區域,新潮的富貴竹造型讓人眼前一亮。一位小姑娘過來熱情介紹產品,她是黃邦盈的女兒黃佛琴,一位辭去廣州教師工作、回到農村的年輕人。
架子上,“聚財塔”“步步高”“四面來財”等盛滿美好寓意的竹造型層出不窮,富貴竹“顏值”攀上新高度。同時,“美好祝福”“清雅脫俗”“陋室添輝”等豐富內涵被挖掘,正是這股創新令富貴竹的市場“活力”得以迸發。
“客人要貨,我們都忙不過。”受到全球疫情和國際環境影響,富貴竹出口難度增大,但富貴竹憑著美好的寓意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追捧,訂單仍供不應求。
如何增大產能滿足市場需求,黃邦盈認為唯有創新。
進入二十一世紀,富貴竹產量規模暴漲,加之產品質量不高等原因,產業進入長達十幾年的低谷期。近年來,隨著品種創新,加之“12221”市場體系、RCEP實施等新機遇帶來新渠道,富貴竹產業逐漸恢復活力,迎來了“第二春”。新機遇孕育著新挑戰,黃邦盈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富貴竹純手工生產,用工難、人力成本高、產能有限,產業缺乏創新、智能化生產空白,都成了產業生長難以突破的問題。
此次富貴竹產業“起死回生”,引來了媒體的關注、職能部門的對接。去年底,當地政府相繼與華農等院校專家學者來到世橋村考察,意在探尋富貴竹智能化生產解決方案。“智能化生產是方向。單靠一個企業力量有限,經過政府部門和高校合力,把人才引進鄉村,創新機械化生產,解決產能問題。”黃邦盈認為,有技術和人才支撐,才能推動富貴竹產業創新。
乘RCEP春風闖蕩國際市場
實際上,湛江很多富貴竹產品不是從湛江而是取道廣州、深圳輾轉出口。全市每年外運數量相當可觀,僅世喬村的一個家庭加工廠一年外運的富貴竹就有六七十車之多。
讓人尷尬的是,湛江產的富貴竹雖遍布歐美、東南亞,迄今卻還“無名無姓”,既無商標,也無產地標志。很多人不知道這象征吉祥如意的綠色植物來自湛江。湛江富貴竹品牌亟待正名。
今年1月,湛江麻章富貴竹產業聯盟的成立,麻章富貴竹“云上花市”定制小程序正式上線,搶抓RCEP市場大機遇,借力廣東“云上花市”的契機,麻章富貴竹的銷售和品牌打造將進入快速生長期。
黃邦盈參與見證了以上活動,也嗅到了巨大的商機。“我們現在的市場主要是出口歐美,隨著RCEP政策的出臺,我們會在政策扶持、出口退稅、通關便利上獲得更大支持。”他胸有成竹地說,下一步他們也將借乘RCEP春風,進一步開拓東南亞市場,做強“竹經濟”,走向更廣闊的“富貴”之路。
據悉,省農業廳領導多次來湛江調研富貴竹產業。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羅惠蘭對此表示,在廣東省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引下,希望麻章區搶抓RCEP大市場大機遇,以“新渠道、新產品、新包裝、新活力”等“四新”為主要抓手,推廣麻章富貴竹國際品牌,助推年宵花市和廣東花卉產業突破發展,讓花農安心,市民開心,讓傳統民俗、廣東文化繼續綻放光彩,讓廣東年花香飄萬里。
麻章區有關領導表示,將以此為新起點,貫徹新發展理念,充分把握RCEP契機,高標準建設廣東省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以特色優勢農業為引領,積極推動農業現代化、數字化、智慧化發展,著力塑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農業品牌,打造開放型農業經濟高地。
關鍵詞: 花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