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4月17日15時至18日15時,廣州新增10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近三天通報的新增感染者數量呈下降趨勢,本次疫情病毒傳播基本被阻斷,中學階段學生明日返校復課。
近三天新增感染者呈下降趨勢
在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斌通報,4月17日15時至18日15時,廣州新增10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其中確診病例8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
新增的10例感染者中,7例為集中隔離點發現,3例為白云區管控區域內納管人員中發現,無社會面感染者。4月8日至今,本次疫情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224例,目前均收治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病情穩定,無重癥、危重癥患者。
陳斌表示:“近三天,每天通報的新增感染者數量分別為30例、26例、10例,呈現下降趨勢;每日新增感染者中管控區域發現個案占比分別為83%、69%、30%,呈下降趨勢,在集中隔離點發現個案呈上升趨勢,說明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降低。”
目前,本次疫情累計甄別重點場所1278個,經迅速處置已解除管控627個;累計劃定管控區域(封控區、管控區)110個,經評估研判已解除管控10個。
本次疫情發現的首例感染者已是第四代病例
“經過10個晝夜的奮戰,我們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病毒的傳播基本被阻斷。”廣州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張周斌表示,當前的疫情形勢判斷基于三方面:第一,疫情傳播指數已經從這次疫情的最高峰值5.7降到了0.98,疫情實時傳播指數降到1以下,就意味著病毒傳播基本被阻斷;第二,近期發現的感染者基本上是在管控隔離區域內發現,對社會面造成的風險非常小;第三,目前發現的感染者傳播鏈條基本是清晰完整的,基因測序的結果也顯示這些感染者都處在同一個傳播鏈上。
張周斌表示:“傳播指數需要繼續觀察,因為這個數字還不是很穩定,需要持續維持在1以下才會比較放心。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04·08’疫情首例感染者已經是第四代病例。考慮到奧密克戎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等特點,即便是病毒傳播現在基本被阻斷,仍然不能夠放松。”
據介紹,截至4月17日,廣州已有超過八成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廣州市衛健委再次呼吁,符合接種條件但尚未接種的市民,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盡快接種、全程接種、接種加強針,以提高免疫力,共同構建免疫屏障。
返校需持本人和同住人員48小時核酸證明
發布會上,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陳學明表示,4月20日(本周三)起,除白云區外,中學階段(高中、初中、中職、中技)有序恢復線下教學。同時,小學階段學校暫緩恢復線下教學,幼兒園暫緩幼兒入園,校外培訓機構暫緩線下教學,托管機構暫緩服務,高等院校學生非必要不離校、教職員工家校兩點一線,加大核酸檢測頻次。
位于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的學校,以及居住在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的師生員工,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執行。
中學階段學生返校要求是什么?陳學明提到,師生員工返校前提供本人和同住人員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后家校“兩點一線”,核酸檢測一天一檢。
白云封控管控區暢通醫療救治渠道
當前,做好封控管控區群眾生活及就醫服務保障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廣州市白云區副區長王曉杰介紹,近期,白云區累計辦理12345熱線涉疫工單1.85萬件,供應生活物資超過2萬噸,線上訂單配送近600萬件;解決群眾就醫需求1800余宗,轉運就診救治1714人。
針對封控區、管控區群眾的就醫需求,白云區細分管理網格,每個網格都匹配醫護資源。為了暢通醫療救治渠道,王曉杰特別提醒,非緊急就醫需求,請首先撥打所在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電話,尋求社區“三人小組”的幫助,“三人小組”將提供上門咨詢、診療、送藥等服務;對于慢性病復診居民,倡導通過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等形式就診,減少出行與接觸。需要到醫院就醫的,非急診的可通過社區“三人小組”聯系區醫療救治專班,安排“愛心專車”接送就醫;危急重癥患者有需求的,請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并聯系“三人小組”上門緊急處置;特殊人群就醫,提前向“三人小組”提出需求,白云區將按需求派專車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