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廣東省商務廳發布《關于廣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及培育區名單的公示》,對7個廣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及培育區進行公示。名單顯示,擬定廣州市黃埔區等6個區域為廣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廣東省進口貿易促進創新培育區。
作為湛江市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現代大工業主戰場,湛江經開區初步形成了以鋼鐵、石油化工、特種紙業、生物醫藥、機械電器、海洋高新六大產業為支柱的外向型新興經濟區。
2021年,經開區主要經濟指標全線飄紅。全年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額等6項指標總量排名全市第一,初步發揮全市經濟發展“支撐地”和“壓艙石”的作用。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86.22億元,增長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45億元,增長7.4%;外貿進出口總額254.5億元,增長35.4%,占全市比重47%;實際利用外資26.21億元,增長582.6%,占全市比重88.3%。
隨著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經開區工業主戰場地位日益凸顯。2021年,該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5.4%,高新技術企業全市占比超過1/5,目前有12家世界500強企業工業項目落戶,龍頭帶動集聚效應明顯,成為廣東提振粵西經濟發展的龍頭和廣東新的經濟增長極。
去年,經開區聚焦改革開放,以“營商環境整治提升年”活動為契機,主動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地區,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做法,制定出臺《湛江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營商環境整治提升跑出“加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經開區深入研究、培植新產業、新業態及經濟新模式,積極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目前跨境電商進口、冷鏈物流、供應鏈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2021年,全區進口企業主體33家。2020—2021年,全區年均進口額23.7億美元,增速達34.8%,進口來源地主要包括巴西、澳大利亞、厄瓜多爾等11個國家及地區。
去年,中科煉化碼頭如期對外開放后,東海島已擁有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兩個對外開放碼頭。湛江海關所屬東海島海關大力推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企業無紙化通關,實現原油、鐵礦石先放后檢,完善進口貨物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持續推動進口貿易便利化。
下一步,經開區將加快對外開放與轉型升級,繼續跟蹤自貿區擴區申報工作,推動東海島部分區域納入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早日獲批。大力引進新興產業和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企業向高端化發展,力爭凈增長10家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