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單霽翔、朱榮遠等9名專家擔任評委的沙井大街片區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城市設計國際咨詢競賽,決出前三名。德國ISA意廈國際設計集團+深圳市局內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清源視野(北京)文化咨詢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古墟復興”方案,拔得頭籌。
此次沙井大街片區設計范圍約3平方公里,包含23公頃沙井古墟歷史風貌區。沙井古墟,擁有“源于海、起于鹽、承于蠔、興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脈絡,可考源于北宋,是深圳在古代新安置縣的關鍵地理標志、茅洲河流域文明的錨點,更是深圳敢為人先的文化精神的時代縮影,列入深圳市第一批歷史風貌區。古墟內的龍津石塔,鎮水之用,建于南宋嘉定年間(公元1220年),是深圳市現存年代最早的地面建筑,201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沙井大街片區肩負打造深圳鄉土文化的活字典、海洋貿易的編年史,和文旅品牌塑造的使命。
優勝方案強調,在歷史風貌區文旅交通集散和城市高強度新建地區交通承載的雙重壓力下,倡導公交優先、慢行優先,充分尊重歷史風貌區內街巷格局,注重道路規劃對歷史保護的尊重和適度讓位。因循歷史上的自然要素布局,突出龍津河、衙邊涌的水環境特色和歷史價值,關注水巷河街和歷史田塘的抗災韌性和景觀休閑價值,優化水體形態及周邊綠地形態。(記者 秦綺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