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遇上疫情
2022年的“520”
注定變得格外不平凡
我們不僅贊美
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愛情
更加感慨
那些在戰“疫”中的伉儷情深
在坡頭區抗“疫”一線
有不少“夫妻檔”
他們用堅實的身軀
迎戰肆虐的疫情
譜寫別樣的愛情
李貴裕林春曉
“封控區有一個12歲的孩子高熱抽搐,請求緊急醫療救助!”接到緊急任務,李貴裕立馬穿上防護服,與妻子林春曉匆匆頷首,各自奔赴救助現場。
“5月6日以來,我和妻子一直在一線,雖然是同一個單位,但我們三天沒見過面了,這次是剛好碰上了一起出診。”李貴裕說。
下午五時,執行完任務的他們剛剛脫下防護服,里面的工作服被汗水浸濕,臉色蒼白,嘴唇干裂,但眼神依然閃亮、堅韌。疫情發生以來,這對來自官渡衛生院的90后醫護“夫妻檔”,攜手奮戰在抗疫最前線。
“最擔心的是家中的兩個孩子,小的2歲,大的4歲,暫時由家中的老母親照顧,我顧不上他們。”說到孩子,林春曉的眼眸逐漸濕潤。
“叮鈴鈴......”急救電話響起,李貴裕夫妻匆匆放下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再次變身“白衣戰士”出征......
魯軍成符海容
面對疫情,坡頭鎮執法辦主任魯軍成和為群眾核酸采樣的符海容這對“夫妻檔”,舍小家為大家,迅速投入疫情防控當中。
“本來不管工作多晚,晚上兩個人還能見見面,現在恐怕要等疫情結束那天才能見面了。”5月10日,魯軍成臨危受命扛起鴻智電器廠宿舍封控區臨時指揮部黨支部書記和網格長的大旗。封控區防控壓力不容小覷,但魯軍成絲毫沒有退縮,“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我們堅定信心,扛責在肩。”
在南河小學核酸檢測點為群眾采樣的符海容,一刻也沒有停下來。每天早起領取檢測物資,到檢測點后組織發動群眾。醫護人員忙不過來的時候,她主動請纓為群眾掃核酸檢測碼,正是這樣手機因頻繁酒精消毒而損壞。晚上,她還與醫護人員敲門入戶為嬰幼兒、孕婦和行動不便的老人測核酸。
“我們失聯好多天了,他同事拍了他席地而睡的照片給我,看了挺心疼的。但我們是黨員干部,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往哪里去。”被問及是否想念丈夫的時候,符海容輕輕地回答了一句“不打擾就是最好的關心。”
陳遠貴林曉飛
“我的隊友們逆行在前,我不能與他們并肩,只能在后方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這位臨盆在即的準媽媽林曉飛,是龍頭衛生院的一名護士,在這個關鍵時期,她主動請纓,堅守崗位,完成科室的日常護理工作。
5月20日,直到腹中傳來生產陣痛,同事把林曉飛推進了產房。而此時,準爸爸陳遠貴還在廉江市良垌鎮湍流村封控區一線奮戰,無法趕回。“老婆,你一定要堅強!加油!”無法陪同妻子生產、共同迎接孩子到來的陳遠貴只能通過電話給妻子加油,“老婆不哭,這一仗打完了我就回來陪你和孩子。”
陳遠貴的心里滿是擔心和愧疚,他早和妻子約定好要一起見證孩子出生,可是疫情當前,責任當前,他不得不食言。電話這頭,陳遠貴繼續走村串戶,上門為村民檢測核酸,電話那頭,林曉飛正在產房生產,他們這一對“不合格”的準爸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滿分”!
陳智偉張小英
疫情期間,南調街道有一對“婦唱夫隨”的夫妻檔,妻子張小英是南調街道黨工委委員,丈夫陳智偉是區土儲中心工作人員,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疫情發生以來,張小英擔任街道防控指揮部副組長,統籌街道采樣組、物資保障組等各部門人員調度,保障了人員合理安排。遇到緊急就醫需求的人員和需要臨時救助人員,她都親自跟進。她傾聽居民訴求,新設核酸采樣點,方便1800余名居民就近核酸檢測。
陳智偉(右二)
陳智偉在疫情發生后便被抽調到了官渡高速口第一線執勤看守。雖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但他仍不忘堅守一線,申請回南調街道管控區支援疫情防控工作。白天,陳智偉把孩子送去給父母照顧后,便立刻投入崗位;夜晚,他接回兩個孩子親自照顧,又當爹又當娘,第二天繼續出現在核酸采樣點工作。
有人說愛情是
并肩而立,靈魂相契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他們在戰“疫”中
執子之手,并肩逆行
他們的愛情
歷久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