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春以來,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亞洲頻道“美食”節目組、科技頻道“2022中國年味”欄目組先后來湛拍攝美食專題,深入麻章區太平鎮、坡頭區官渡鎮、雷州市等地拍攝湛江特色美食。我市知名美食家李土壽專程陪同介紹,講述湛江美食文化和歷史掌故。昨日,記者對李土壽進行了專訪。
“壽哥”的美食情緣
在湛江美食界,提起美食家李土壽,無不尊稱其“壽哥”,然而在他的記憶中,孩童時期卻是對溫飽刻骨銘心。特別是在三年困難時期,有一次他早上五點起床到南華市場排隊憑票購買豬肉,又饑又困,倒頭就睡在豬肉臺上。
上小學時,每學期到校辦農場勞動一周,班主任溫榮老師教會他精打細算,每學期硬是節省一點伙食費,讓當班長的他去麻章屠宰場購買一只大豬頭。勞動結束的周末加菜,燜煮豬頭肉,是全班同學最愉快的事情。那時,李土壽就知道,豬活動頻繁的部位豬舌頭、豬嘴巴、豬耳朵是最好吃的東西。高中畢業后,他曾為“每月吃上一只雞”的目標而拼搏……
改革開放后,日子逐漸寬裕了,李土壽就從周日家庭成員聚餐,輪流下廚——家庭美食圈,走向關注社會美食圈。2000年的一天,湛江晚報、湛江旅游局的有關領導和李土壽一起聊起湛江美食話題,認為湛江經濟相比珠三角屬于欠發達地區,但湛江飲食業相當活躍,湛江人飲食習俗、餐飲店經營風格在全省有一定名氣。大家商議的結果,認為需要組織一支美食搜索隊,辦個美食專版,還要有人撰寫美食專欄文章,這樣才能吸引讀者,助推湛江美食文化。叫誰寫專欄文章好呢,推來推去,一時定不下來。席中有人提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大家目光都集中在李土壽身上。就這樣,李土壽義不容辭,開啟了推介湛江美食文化之旅。每周一期,酒家排著隊追著邀請探索隊。從2001年起,在報紙上開辟“壽哥食經”專欄,冠以“你看你看,湛江的嘴”欄題,每周一期推介湛江美食,故得名“壽哥”。李土壽一連寫了五年,發表美食文章200多篇,讀者反映非常好,最后他還將專欄文章整理,結集出版《湛江人的美食情緣》一書,20多萬字,得到中國著名書法家沈定庵題寫書名。
湛江美食文化的魅力
談起湛江美食,“壽哥”可謂如數家珍。他說,湛江美食在全國最叫得響的是海鮮,20萬年前雷瓊火山營造的半島,三面環海,陸地及海灘富含古火山形成的礦物,海鴨子和近海魚蝦貝類也會吞食營養豐富的礦物。這里,海洋浮游生物豐富,盛產稀有“暖水海鮮”,味道特別鮮美;加上海洋性季風氣候,富氧的植被和植物群落,供給雷瓊黃牛、黑山羊最好的天然牧草。因此,湛江農海產品在國內都叫得響當當,其天生麗質的原味,不用過度添加烹調料,就能令人感覺“適口為珍”。讓“壽哥”印象最深的是,央視大型城市文化旅游競演《魅力中國城》節目,2017年4月開始,以32個城市的主政者領銜的代表組成“城市戰隊”,湛江旅游、美食文化得以在央視屏幕上全方位推介,湛江就靠海鮮美食讓人眼界大開。比賽剛結束,現場觀眾蜂擁而上,湛江的大蝦、蟹被搶一空。
“壽哥”說,最能代表湛江的美食,是白切雞。湛江走地雞東啄西挖,總會吃進小砂子,雞肉質中的氨基酸高于其它雞種,具有甘香鮮口的獨特風味。白切雞搭配沙姜醬油,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郁,再加上一碟香油蒜汁蘸料,“惹味”得很!近代歷史上,湛江雞曾有“名震雷州三千里,味壓江南十二樓”之美譽,國內外眾多名流、文人逸士慕名而來,爭相品嘗。還有,湛江鴨仔飯制作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烹飪經驗。如今,外地人到湛江旅游,一定要試試鴨仔飯,配上白切鴨肉、鴨腸、鴨腎,再來一碗芽菜鴨清湯,當鴨肉、鴨湯穿腸而過,吃得心滿意足,感覺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旅途中的疲憊一掃而光。
(資料圖)
新中國成立后,湛江出產大番薯,曾先后三次晉京顯赫一時。1958年初,北京舉辦全國農業展覽,曾展示湛江送展“標心紅”大番薯,重21公斤,聞名全國。同年4月,湛江市飲食部門用番薯粉制成花卷大蛋糕、薯茸風車酥等12式點心、共重8公斤,空運北京,還得到了嘉勉。
改革開放后,湛江餐飲界評選出湛江市“十大名店”“十大名廚”“十大名菜”“風味小食”“海鮮金牌名菜”等獎項,為推動湛江飲食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2010年起,湛江先后獲得“中國海鮮美食之都” “中國”對蝦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鄉”等稱號。2018年,湛江成功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申請注冊了“湛江雞““湛江硇洲龍蝦”“湛江硇洲鮑魚”“湛江蠔”“湛江海水稻”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共同推介湛江飲食文化
“壽哥”告訴記者,從事美食推廣這么多年,最自豪的是被吃貨們稱為“美食家”,以“美食文化見長”當過幾屆湛江美食評委,連續多年被聘為湛江飲食服務業商會顧問和湛江烹飪行業協會顧問,特聘為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客座教授。每天日常生活中,他關注各種美食材料,經常與湛江新聞媒體、嶺南師范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湛江商業技校、湛江財貿學校、湛江技師學校等烹飪專業,以及湛江飲食服務業商會、湛江烹飪行業協會等民間團體,還有“三人行”吃貨圈子(自愿者)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尋找、探討美食,共同推介湛江飲食文化,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靈敏的味覺。
今年4月2日,在嶺南師范學院第五教學樓A棟413室,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李土壽主講《“紅樹林”與美食文化創新》講座,并舉行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李土壽作了題為《“紅樹林”與美食文化創新》講座,他以“紅樹林為什么是地球上的生命線”為切入點,闡釋紅樹林的生態價值與藥用價值,重點講解在紅樹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美食的烹飪方法及技巧,為湛江市打造“紅樹林之城”貢獻力量,深受師生們好評。
“壽哥”除了在報紙上開設“壽哥食經”專欄,還在電視臺舉辦了“品茶談世事”、“家庭廚娘美食比賽”等節目,深受觀眾好評。
今年春節前夕,中央電視臺第4頻道“美食”節目組、第10頻道“2022中國年味”欄目組等來湛江采訪,他陪同介紹湛江特色美食,重點對湛江農海產品中的湛江蠔、沙蟲、泥丁、金鯧魚的生長環境,捕捉過程、烹飪方法進行全面介紹,還有雷州地爐燒豬等食材養殖、加工過程,很“接地氣”的味道推上央視屏幕,讓全國電視觀眾領略湛江美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