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霞山區組織全區360名網格員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宣傳工作。(6月13日《湛江日報》)
湛江日報連日來刊登了不少關于整治養老詐騙的消息,早幾天的《“老伙計”嘴上喊著“幫你”心里卻想著“騙你”》,報道了雷州市公安局經過縝密偵查,抓獲3名涉嫌養老詐騙犯罪嫌疑人。該團伙以打點關系、制作資料代辦補助金為名,先后詐騙53名老年人,涉案金額近60萬元。這樣的“以案說法”對于廣大老年人了解養老詐騙很有幫助。另外,湛江日報6月13日又報道了霞山網格員開展“敲門行動”,向60歲以上老年人面對面教“反詐”,可見一股打擊養老詐騙的合力正在港城漸漸形成。
近年來,養老詐騙頻發。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年人的錢袋子,針對老年人理財、養老等方面設置的陷阱層出不窮,給老年人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電視劇《都挺好》里就有這樣的劇情:蘇大強被熟人帶到“坑”里,偷偷把6萬塊養老金放在某理財機構,想著每個月都有收益返利,結果遭遇了騙局,養老金血本無歸——這段劇情被網友認為很寫實:老人養老的錢,不好掙,但很好騙。
相比蘇大強遭遇的是理財陷阱而言,養老詐騙更具迷惑性。因為,隨著近幾年反詐宣傳的增多,加之金融機構的留心注意,老人家對理財詐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力”。但養老詐騙,打著“代辦補助金”“以房養老”等幌子,著實容易被騙入“坑”。用更接地氣、更為老年人所喜的方式做好反詐工作,形成打擊養老詐騙的合力,十分必要。
遏制養老詐騙犯罪,打擊整治是關鍵,加強防范也必不可少。一方面,是要加大力度做好反詐宣傳。面對人口老齡化、空巢化、高齡化“三化疊加”的現狀,要加大嚴防養老詐騙政策宣傳,采取“線上+線下”立體宣傳模式,充分利用云廣播、微信群發、宣傳橫幅、流動喇叭、發放手冊等方式,幫助老年人強化防范意識。另一方面,是要筑牢家庭防線。尤其是為人子女,在常回家看看的同時,要及時了解老人遇到的“新鮮事”,社區工作者也應多關注空巢老人,“敲門行動”不僅要宣傳反詐,更要給老年人生活和心理上的關心,這樣才能不給行騙者可乘之機。如今,手機上的國家反詐中心APP在預防詐騙上堪稱“神器”,但一些老人家沒有熟練掌握,有的還會擔心APP占用內存而卸載。在這方面,家庭、社區都應發力,通過開展“我教老人用手機”等活動,達到助力反詐的效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另外,也希望湛江日報等權威主流媒體,能多用以案說法等方式,揭露養老詐騙“套路”手法,多用老人家看得懂的語句,幫助他們提高法治意識和識騙防騙能力,合力營造“不敢騙、不能騙、騙不了”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