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創業青年何麗麗夫妻在“菠蘿的海”查看種植的菠蘿。
近日,一輛快遞專用貨運車緩緩駛進徐聞縣農贊種植專業合作社車間門前,準備裝運菠蘿發往外地。“每天至少來一次,有時候能過來好幾輛快遞車呢!”正在忙著指揮工人裝車的何麗麗說。
“80后”的何麗麗算是“資深”電商人。作為“菠蘿的海”第一批電商從業者,已經在電商行業深耕8個年頭,把徐聞菠蘿推介到全國各地,幫助當地果農拓寬銷售之路,助力鄉村振興。
(資料圖)
“逼”出來的電商路
何麗麗和丈夫邱洪清都是土生土長的徐聞曲界人,從小吃著菠蘿長大,一直留戀家鄉菠蘿香的味道,高中畢業后,他們沒有像一些同學朋友那樣到城市打拼,而是選擇了在家務農。
2006年,他們接過父輩的接力棒開始種植菠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菠蘿二代”。從種植30畝起步,高峰期發展到300畝,其間菠蘿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盈利。但由于受銷售等因素的制約,創業并非一路坦途,有時也虧得一塌糊涂。
一家上有老下有小要吃飯,種植菠蘿風險很大,為了保障家庭飯碗,必須多元發展。2011年,何麗麗在曲界市場開了一家服裝店,把菠蘿種植管理的重擔交給了丈夫。
因為用心經營、講究誠信,她的服裝店生意做得不錯,高峰期一天銷售額達上萬元,服裝店也成為了當地的一個品牌。但隨著電商行業的興起,網購逐漸成為大眾主流,實體店服裝生意也江河日下,轉型勢在必行,但干啥好呢?
2015年,恰逢自家種的菠蘿滯銷,“菠蘿賣不出去,服裝生意也不好做。但現在網上購物這么火爆,可不可以在網上銷售菠蘿呢”。于是夫妻倆想到就干,當年春季菠蘿上市時節,在朋友的指導下,夫妻倆便開了一家淘寶店,專門銷售徐聞菠蘿。
“由于起初對網絡的接觸不多,不怎么會經營,一時打不開局面。后來在朋友的指點下,我們逐漸發了一些宣傳資料和照片上平臺,終于迎來了第一單,也沒想到第一個客戶也成了最忠實的粉絲,至今還是我的回頭客。”何麗麗說,雖然第一個訂單只賣出10斤菠蘿,卻給了她無窮的信心和力量,讓她在電商路上逐夢前行,做大做強。
優化供應鏈,產品形態新變化
當天,記者在徐聞縣農贊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工人們正在挑選、過磅、包裝菠蘿,現場菠蘿飄香,一派繁忙。何麗麗告訴記者,因為自己是農民,所以心里始終裝著農民。在其合作社工作的所有工人都是農民,而且以上了年紀的農民或者婦女居多,讓數十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非常感謝麗姐,合作社的開辦解決了我們的就業問題。現在我們就地就近來合作社做工,每天有160元收入,還可以照顧家庭帶孩子,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曲界社區居民林女士說。
據介紹,在成功拓開淘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后,為進一步做大做強,2018年9月,何麗麗投入100萬元注冊創辦“徐聞縣農贊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菠蘿種植、收購、貯藏、包裝、線上線下銷售以及貨物代發等項目,還吸引5個種植戶加入合作社,共奔致富路。
整合不僅優化了供應鏈,還對產品形態帶來了新的變化。何麗麗通過不斷嘗試,最終鎖定1斤以上的菠蘿果作為拼多多、社區團購等店鋪的拳頭產品,這個重量的產品非常適合3至4人的家庭食用。而為了保證果品的新鮮度和性價比,他們還采用“原產地直發”模式,打造了一條徐聞菠蘿的快速供應鏈。此外,她在菠蘿種植與銷售的基礎上,還代銷徐聞的香蕉、木瓜、番薯等農產品,助力徐聞水果飄香全國。
在經營過程中,何麗麗加強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2018年12月,她參加湛江市關工委鄉村振興帶頭人高級培訓;2020年9月,參加湛江市農村電商“一村一品”帶頭人提升培訓;2022年5月,隨徐聞菠蘿營銷團隊到貴州推介菠蘿;不斷把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拓寬拓遠。在市縣關工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其合作社先后獲評徐聞縣農村創業青年電商營銷示范點、徐聞縣曲界鎮曲界社區物流服務點、徐聞縣曲界鎮電子商務服務站等;2019年5月,農贊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菠蘿還獲得廣東·東盟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優質農產品獎。
何麗麗與丈夫邱洪清一起,立足于菠蘿種植與銷售,并不斷開拓其它農產品的電商銷售渠道,既為自己撐起了一片創業的新天地,又以“雙帶頭人”為己任,積極引導當地農民創業,奔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