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廉江果農采摘成熟的荔枝。 通訊員 張思燕 攝
6月18日,時值廣東荔枝收摘高峰期,記者在廉江市荔枝各主產鎮的各收果點發現,往年果倉內堆積得比人還高的箱裝存果景象難覓,不少收果點只有一兩百箱存果。
“今年的荔枝,價翻倍,幾乎都被收凈了!”一位半躺在竹椅上的收果中介對記者說。
據來自廉江市農業部門的數據,該市26萬畝荔枝今年總產量達16.3萬噸,總量與去年持平但單產有所降低。其中的20萬畝早熟妃子笑果,規模為省內最大。今年均價為每斤6元,與去年相比漲幅近6成,優質果收購價翻倍。
同屬無患子科的水果,荔枝和龍眼都有“大小年”相隔規律,即一年豐收一年減產。據國內主流果業網站的資料,經歷了去年鮮見的荔枝豐收大年,市場精算師曾謹慎地將今年廣東荔枝的總產量估測為120萬噸左右,但春節前后鮮見的連續多場低溫大雨,摧落了不少中晚熟品種剛冒蕾的荔枝花,對其今年的產量和品質都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今年4月,果業界把今年廣東荔枝的總產量估測下調至80萬噸左右。
另悉,去年大量果品在盛夏上市造成較大銷售壓力后,省內部分產區果農為實現錯峰供果穩收,對原有的果樹重新嫁接早熟和晚熟品種,以致今年供果量降幅較大。
“小年”加上壞天氣,讓電商平臺及商超市場上的大客戶反應迅速,下調了收果標準,保量供應。在廉江市良垌鎮的一處果園,果農陳伯指著腳下一堆果粒較小的“妃子笑”稱:“往年這些沒人收的小果,現在都被電商訂走了。”
市場預期總體減量之下,果價飆升,尤其是最受南方市場青睞的中熟果桂味,各等級果的收果價為16—35元,往往“一果難求”。隨著目前國內種植量最大的中熟荔枝品種進入高峰期,尤其是廣西大量荔枝的上市,果業內預測,未來15日荔枝收購價的漲幅將收窄,零售價將回調。一些集中上市的種植大鎮還會面臨銷售壓力。
盡管出口量占總產的比例不到10%,廉江市今年仍不斷加大鮮果外貿力度,組建荔枝出口商聯盟,加快融入RCEP市場,力爭出口總量在去年的5650噸基礎上,今年突破7000噸。
記者連線廣東荔枝銷售聯盟專家獲悉,從收摘期看,荔枝收購價呈“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即早熟和極端晚熟果品利潤較高,中熟果品利潤較低。近年來,廣東荔枝各產區亟待解決的是,要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實現果品錯峰上市,緯度較低的粵西加快早熟品種的推廣,尤其是氣候與海南相似的雷州半島南部地區,同一品種比北部早摘20日以上,荔枝畝均利潤最高。粵東粵北地區要考慮布局極端晚熟果品,以期取得與福建、四川荔枝相近的高利潤。對存量最大的中熟果品,要通過加大專業冷鏈儲藏庫建設的手段延長其儲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