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第十一屆“湛江好人”表彰會上,陳仲強作為誠實守信類的湛江好人受到表彰,在業界引起較好的反響,人們稱他是實至名歸的“湛江好人”。(據6月21日《湛江日報》)
有人說,誠信作為倫理規范和道德標準,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一種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筆者以為,此話一語中的。“小信成則大信立”。作為一種道德規范,誠信的意思是誠懇老實,有信無欺,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于個人,它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品德;于社會,它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于政府,誠信是一項基本的政治道德。因此,治國、理家、立身都需要講誠信。
不可否認的是,在商潮涌動的現代社會里,一部分人將誠信拋在腦后,欠債不還的有之,欠薪不付的有之,欠款攜逃的有之……相比之下,我市民營企業家陳仲強始終堅持誠信,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而更大的意義是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誠信”二字在社會發展中仍充滿生機。
哲人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同樣,營造文明社會、誠信社會需要每一個人的身體力行;道德社會的建立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要認識到,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不管環境如何變化,誠信永遠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質,永遠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標尺。面對各種各樣的利益和誘惑,每一個人都應該重信守諾,堅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線,真誠做人、守信做事,讓誠信成為不懈追求和自覺行動,充盈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空間。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要我們心中仍保持對誠信、規則之美的向往,把誠信作為人生價值的基石,讓誠信、良知在人心的深處燃燒不息,就會逐步在全社會形成人人講誠信的良好風氣,不斷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