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7月28日,記者從全市科技創新大會獲悉,去年以來,我市以建設區域創新中心為抓手,持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科技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科技平臺建設成效不斷彰顯,科技支撐民生能力不斷增強,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科技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出臺《湛江市科技支撐雙十產業發展方案》《湛江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等文件,推動科技創新事業發展更加規范化。首創實施“揭榜掛帥+人才團隊”科研項目組織模式,面向全國廣泛征集項目,有力吸引了更多科技人才集聚湛江助推高質量發展。
科技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數量在粵西地區排名第一,湛江市開發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成為粵西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運營評價A級的專業類國家級孵化器。全市2021年度獲國家、省科技獎總數創近年來新高,技術合同交易數量和金額大幅增加,科技成果數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創新成果指標居粵東西北前列。
科技平臺建設成效不斷彰顯。湛江國家高新區、湛江灣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人才公寓動工建設,首個院士工作站(海洋勘探地球物理探測裝備研究林君院士工作站)和首個院士工作室(海水魚類遺傳育種研究劉少軍院士工作室)掛牌落地。中國中藥現代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中藥分中心落戶湛江,一批省級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先后獲批。
科技支撐民生能力不斷增強。嶺南師范學院紅樹林研究院和湛江灣實驗室紅樹林保護研究中心相繼成立,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華南中心、廣東海洋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和預制食品研究院揭牌,湛江市預制菜烹飪與營養工程中心、預制食品加工與品質控制工程中心通過認定。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羅青文團隊等46個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精準開展對接服務幫扶鎮村工作,有力促進了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