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絕大多數父母的共同期望,都希望通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將來成為有用之材。然而,當面對上家長學校學習,就會有不少家長不予重視,以各種借口缺席到學校或不參與教育局、學校指定的家長學校網站學習。此舉要不得!
家長學校是旨在傳播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糾正家庭教育過程中的錯誤行為,是指導家長正確科學并有效教育孩子的渠道。上不上家長學校學習,家長教育孩子大不一樣。
早些年,電子游戲機與網吧的流行,曾讓許多少兒沉迷其中,甚至荒廢了學業。我堂侄子當時念初三第一學期,也受到這一不良風氣的影響,三天兩頭便往游戲機和網吧去打游戲,或跟所謂的朋友聊天,原本各科學習成績優秀的他,很快退居學校同年級中游。堂弟苦口婆心說教絲毫不起作用,之后拿出棍棒狠狠鞭其屁股,打得皮開肉綻。堂侄雖短時有所收斂,但不久秉性難移又“重操舊業”。在堂弟面臨這個難題頗感頭疼之時,堂侄學校召開了針對上述問題為主題的家長會。堂弟百忙中抽時間參加學習,回來后應用從家長學校學到的有關有益興趣轉移的方法,利用周末帶孩子到公園游覽參觀,買相關課外讀物和學習機讓他有空就學習。很快,堂侄跟游戲機、網吧室揮手說拜拜了,又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成績又重返學校同年級各科前列,初中畢業考試考上了市區某重點高中。堂弟高興地對我說,以前不參與家長會,教育孩子是盲目胡來,多“上學”幾次后,增長了家教的知識技巧,事半功倍了。誠然,政府與學校開辦家長學校,目的不言而喻,我們家長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家長要“上學”,如果有時間和機會,父母雙雙都要上。上課要專心聽講,還要積極思考和發言,大膽參與老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寫出聽課體會和啟發。這樣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及教育方法,及時靈活運用到教育自家孩子的實踐中去,才能達到“上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