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和廣東海洋大學聯合在山東乳山舉辦了“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和“廣東海洋大學—山東燈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貝類加工技術創新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同時還組織了乳山牡蠣高值化加工流通技術研究及新產品開發研討會。
在乳山牡蠣加工流通技術研討會上,廣東海大教授秦小明作了《牡蠣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新產品開發》主題分享,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5名崗位專家分別就產業經濟、副產物加工利用、苗種繁育、病害防控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并與參會的企業家們進行了座談交流,共同探求乳山牡蠣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悉,針對我國貝類產業存在的瓶頸問題,廣東海大食品科技學院教授章超樺、秦小明帶領的貝類加工科技創新團隊研發出了海水循環利用、紫外—臭氧復合殺菌、貝類生態冰溫保活流通技術。今年4月,中國農學會組織了由包振民、謝明勇兩位院士組成的專家組對該技術成果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該項技術成果于2019年在山東威海乳山市的山東燈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轉化。該技術成果實施轉化歷時3年,目前已順利建成投產。目前該公司是國內處理規模最大(日處理量60噸)、機械化程度最高、加工處理技術最先進的牡蠣凈化?;盍魍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