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坡頭區醫科大海東校區項目保障指揮部聯合黨委是坡頭區在湛江各縣區中率先成立的重點項目一線聯合黨組織,是坡頭區推動湛江國家高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組織保障。(8月31日《湛江日報》)
8月31日湛江日報刊登了坡頭區率先在重點項目一線成立聯合黨委的經驗做法。報道提到,這一創新舉措“旨在以黨建為引領,加強組織保障,強化統籌調度,整合聚集資源,助推該重大項目加速、高質量完成”,“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項目推進優勢和發展優勢”。
看罷報道,筆者不禁想起了“一線工作法”。“一線工作法”,顧名思義,就是在一線開展工作的方法。對各級各部門來說,實行“一線工作法”,意味著情況要在一線掌握,決策要在一線形成,問題要在一線解決,作風要在一線轉變,感情要在一線培養,能力要在一線錘煉,政績要在一線檢驗,形象要在一線樹立。而坡頭區的創新之處,就是在“一線工作法”的基礎上,更加突出了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支部間構建類似“黨建聯盟”的方式,形成“聯合黨委”,從而發揮出“讓黨建資源在項目一線聚集,讓黨組織的‘觸角’延伸至項目最前端,為項目建設攻堅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的效果。筆者姑且把這種挺在“一線”、突出“支部”的工作方法,稱為“一線支部工作法”。
挺在“一線”,是“一線支部工作法”的顯著特點。“一線”,是距離風雨最近的地方,是接觸矛盾最深的地方。唯有深入一線、下沉一線,才能真正地發現問題、發現真正的問題,進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最終因地制宜解決問題。身在一線,敢不敢擔當、能不能作為,最能看出一個黨員的黨性和作風,最能看出一個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唯有經受住一線的考驗,方能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強調“一線”,就是為了讓廣大黨員與基層黨組織“到一線去”,讓調研結果、問題分析“從一線來”,最終帶著方法武器、思想鑰匙“回一線去”。對于推動項目建設而言,“一線”就是一面鏡子,真擔當還是假擔當,有作為還是沒作為,一照便知;“一線”就是一扇窗戶,真為民還是假為民,有行動還是沒行動,一探就明。
突出“支部”,是“一線支部工作法”的核心所在。從“一線工作法”到“一線支部工作法”,不僅僅是多了“支部”二字,更關鍵的是,“支部”的項目一線的地位與作用得到了充分彰顯。比如報道中提到的“坡頭區醫科大海東校區項目保障指揮部聯合黨委”,它“依托4個臨時支部和當地村支部”,“不改變黨組織隸屬關系、不轉接黨員組織關系”。對于基層黨組織而言,這種創新方法實現了支部從“有形”到“有效”的轉變,“黨建聯盟”將一個個基層黨組織串珠成鏈,既連在“一線”,又“一線一聯”。而對于黨員而言,項目一線成為“亮比拼超”主戰場。坡頭突出“一個環”——通過全鏈條管理、定向式跟蹤,打造黨員“進入—退出”全覆蓋管理閉環;實現“五個有”——黨員到崗報道有臺賬,任務部署有定崗,組織生活有落實,黨建學習有計劃,工作表現有評價。黨員就是這樣,在項目一線“燃”起來。
希望有關各方能繼續探索完善有坡頭特色的“一線支部工作法”,不局限于重點項目,不局限于一點一線,不僅要把一張張“規劃圖”變成“施工圖”“竣工圖”,更要在實踐中解好“一線支部工作法”的“線性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