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3日,記者從中農國際農業集團獲悉,該集團吳川市碳中和水產養殖產業園已立項獲批,項目擬投資10億元,水產養殖產值達70億元。(9月4日《湛江日報》)
連日來,湛江高校新生陸續報到,微博、抖音上不少學子紛紛曬出對湛江的“第一印象”——“天很藍”。更有“師姐”向師弟師妹們介紹,“在湛江最不缺的就是經驗的藍天大?!薄?/p>
長期以來,“湛藍的天,湛藍的?!笔钦拷藶橹院?、倍加珍惜的“家鄉特產”。特別是隨著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钡冉鹁渖钊肴诵?,越來越多湛江人意識到身邊的這一抹“湛藍”既是“土特產”,又是“傳家寶”。愛“湛藍”、贊“湛藍”、護“湛藍”,已成共識。朋友圈上不時刷屏的“湛江藍”,刷出了濱海之城的“湛藍幸福感”,也寫下了湛江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生動注腳。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比嗣袢請笤l評論《以系統觀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里面提到,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難在“體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難在“全面”,關鍵在于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放眼當下,綠色低碳發展的創新實踐,正在湛江各地“百花齊放”——吳川建設碳中和水產養殖產業園,計劃在吳陽脆蝦養殖基地的基礎上,立足海洋生態、綠色環保以及休閑度假的特點,充分利用生態自然景觀,發展體驗式海洋農業;遂溪引進“湛江新能源產業園”項目,目前已完成初步規劃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分析;不久前,《湛鋼飛鳥集》視頻發布,“讓大家直觀地看到湛江鋼鐵降碳減排的成效”,東海島上,世界級高端綠色臨港重化產業集群漸行漸近……透過這一篇篇湛江日報上的新聞報道,我們不難發現:在湛江,“體系”正在加快構建,“全面”不斷補上拼圖——以系統觀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湛江馬力全開。
對各地來說,綠色低碳發展,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機遇。比如報道中提到的“吳川建設碳中和水產養殖產業園”,更簡潔地看,就是要建一個“碳中和產業園”。碳中和產業園,也有人稱之為“零碳產業園”,是指在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系統性融入“碳中和”理念,綜合利用節能、減排、固碳、碳匯等多種手段,通過產業綠色化轉型、設施集聚化共享、資源循環化利用,在園區內部基本實現碳排放與吸收自我平衡、生產生態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園區。業界分析,工業園區的“碳中和”將大致經歷4個階段:循環經濟園區→生態工業園區→低碳園區→近/零碳園區,最終實現碳排放和碳減排的動態平衡?!疤贾泻彤a業園”,無疑將為當地綠色低碳發展、水產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一個全新模板,注入一股鮮活動能。能否抓住機遇、以點破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綠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礎,是人民群眾的期盼。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湛江方案”,我們充滿信心,我們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