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通過土地流轉,撂荒地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9月10日,記者從吳川市獲悉,當地積極鼓勵各鎮(街道)及駐各鎮(街道)幫扶工作隊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通過撂荒地復耕復種,盤活農村土地資源,推動現代化農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王村港鎮和幫扶工作隊創新靈活復耕方式,推行“農戶復耕、主體流轉、代耕代種、集體收回”四種復耕模式。
幫扶工作隊發揮資源優勢,邀請科技特派員下鄉送技術,邀請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特色蔬菜創新團隊葉菜首席專家調研撂荒地,提出專業化復耕建議。為提升撂荒地復耕附加值,幫扶工作隊鼓勵村集體利用撂荒地發展互聯網耕地租賃、鄉野童趣露營基地、農產品深加工,提升農業附加值。
幫扶工作隊還利用幫扶資金補貼撂荒地土壤改良、農田水利設施和機耕路建設,使荒地變良田。王村港鎮正對接云南深福邦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公司+西菜+農戶+旅游”產業模式,分期分批盤活閑置、撂荒農田和閑置土地,創建特色種植基地品牌,推進西菜產業園與鎮全域鄉村旅深度游融合發展。
在覃巴鎮,幫扶工作隊聯合當地政府制定《覃巴鎮2022年土地預流轉工作實施方案》,進村入戶,共同推進土地流轉。目前覃巴鎮已推進馬路村1200畝、龍田村700畝、新村120畝,共2000余畝土地預流轉試點,同步推進撂荒地復耕1600多畝,對接三家農業企業簽訂意向協議。其中馬路村委會首期500畝的種植基地已按程序完成企業進駐,農戶除獲得租金收入外,入駐企業還會根據用工需求,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
在幫扶工作隊推動下,長岐鎮撂荒地復耕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該鎮已引進廣東東來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上嶺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農業科技企業,推動全鎮1800多畝棄耕土地成功復耕。幫扶工作隊從群眾需求出發,引導企業聘請村內脫貧戶和有經驗的農民到企業工作,提高農戶的收入,做到農業公司、農戶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