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松島硬底化水泥路干凈整潔。
近日,記者從徐聞了解到,該縣和安鎮冬松島黨建引領辦實事,鄉村振興見實效。島上風光迷人、樹木蔥蘢,硬底化水泥路縱橫交錯、干凈整潔,樓房錯落有致,講文明樹新風文化墻隨處可見,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副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相關資料圖)
【海島新貌】
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據悉,和安鎮冬松村位于徐聞縣東北部,距離縣城64公里,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村民出行主要靠渡船。冬松村委會下轄尾龍、北尾、后園仔、葛斗、邊坑、上坑、下坑、后堀、東塘、南頭10條自然村,全村共有1473戶7392人。該島面積4.8平方公里,地勢平坦,沙質土壤,海灘涂廣闊,村民以捕撈業、養殖業為主。島里有漁船近500艘,占全鎮漁船總數一半以上;有網箱養殖1300多平方米;有海灘涂1933.30公頃、紅樹林60.60公頃、人造林80公頃。
據介紹,2021年7月,廣州市南沙區派駐徐聞縣和安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駐和安鎮工作隊”)入駐冬松島,通過深入調研走訪廣泛了解群眾訴求,并與鎮黨委、鎮政府一道研究,將冬松村確定為重點幫扶村,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年多來,村黨組織積極作為,駐和安鎮工作隊全力幫扶,冬松村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環境變美了。
過去冬松島民出島,要搭乘三輪摩托車到渡口坐船。去年駐和安鎮工作隊走訪調研了解情況后,立即協調爭取,廣州南沙資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沙資產集團”)積極響應,通過慈善機構捐贈40萬元,購置了6輛電動便民車,捐贈給冬松、北莉兩島各3輛,改善了島上交通,深受島民好評。
島民采海、趕海,常常早出晚歸,但葛斗、東塘、尾龍3個自然村沒有路燈,一直以來村民都得摸黑回家。在駐和安鎮工作隊的溝通協調下,南沙資產集團爭取慈善機構、社會力量支持,籌資95萬元完善冬松島路燈建設。今年第一季度,葛斗、東塘、尾龍3個自然村約8.8公里的村道上,352盞路燈亮了起來,不僅照亮了晚歸村民的回家路,也點亮了村民的夜生活。
【鄉村振興】
“靠海吃海”打造海產品自主品牌
冬松島海灘涂廣闊,盛產生蠔、沙蟲、白貝、海蝦、花蟹等海產品,島上很多島民“靠海吃海”、采海養家。去年,駐和安鎮工作隊以冬松島為試點,推動成立徐聞縣鮮之然海產品專業合作社,并協助完成海產品禮包包裝設計,推出涵蓋魚干、蝦干、沙蟲等天然海產品的禮包組合,打造海產品自主品牌。
在鄉村治理方面,冬松村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以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調動村民參與積極性,形成了“人人動手建設美麗冬松”的良好氛圍。冬松村黨支部書記任“衛生總指揮”,全體黨員、村干部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主動投入并發動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各村小組你追我趕,村民每天定時打掃村主干道及村內巷道,建立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推動美麗家園、美麗田園建設。
村民觀看文化展板。
村干部帶領村民在主干道兩旁加裝裝飾護欄,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小生態板塊,推動冬松美麗鄉村建設從“一時美”轉化為“時時美”。與此同時,駐和安鎮工作隊主動作為,在村內主要道路出入口布置宣傳燈布,結合“五大振興”理念,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宣傳工作,推動農村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
據冬松村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村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家家戶戶通水泥路、通自來水,村村安裝路燈,群眾休閑娛樂有了好去處,大多數村民都建起了兩層以上的樓房。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村民越來越舒心。冬松村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冬松村的鄉村振興工作在和安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鄉村振興工作組和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下,這幾年有了很大的變化。冬松村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拆三清三整治強力推進,通過多年努力,現在有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們還會加大力度,把冬松村打造成更美麗、更宜居的村莊。”
如今,冬松島發生了喜人新變化和明顯提升,環境美了,樓房多了,生活好了。這些變化讓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王科登等村民紛紛點贊道:“感謝鄉村振興政策帶給我們冬松島的變化,我們幸福感滿滿,今后,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據了解,下一步,冬松村將結合本地豐富資源、冬松島渡改橋項目等,規劃建設環島公路,打造農文旅融合的“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閑旅游”的活力新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