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13日上午10時,廣湛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永興號”盾構機順利穿越湛江灣主航道,施工全程對湛江灣主航道未造成任何影響,標志著湛江灣海底隧道成功攻克了最大的技術難關,取得進展性突破。
湛江灣海底隧道是全線控制性工程,單洞雙線,其中盾構段7551m,盾構開挖直徑14.33m,管片外徑13.8m,是國內目前獨頭掘距離最長的穿海高鐵盾構隧道。項目由廣東廣湛鐵路公司投資建設,中國鐵設廣湛鐵路EPC總承包,中鐵十四局集團承建。
“湛江灣主航道是湛江灣海底隧道工程中的一級風險源,也是穿越的最深處,對盾構機操作、參數控制、設備性能等要求十分嚴格,施工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中鐵十四局集團盾構經理王浩介紹,湛江灣主航道下水壓更大,盾構機在海底最低點長距離掘進承壓性能面臨巨大考驗。同時,隨著掘進里程的延伸,在海底超長距離掘進條件下物料運輸、刀具磨損換刀、泥漿管路防爆、盾尾密封安全、長距離通風等技術難題需要逐一破解。
據了解,此次通過的湛江灣海底隧道主航道長195m,為湛江灣海域最重要的海上運輸線,最大水深20.8m,最低點覆土16.7m,最大水壓6巴,相當于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承受6公斤的壓力,施工難度和風險很高。
為順利實現“永興號”盾構機穿越湛江灣主航道,項目加強海上監測與洞內監測,實行24小時領導盯控,并邀請盾構專家把關研討技術方案,確保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擾動完成盾構下穿任務。穿越主航道期間,廣湛公司、總包部、監理單位以及項目部形成聯動機制,制定嚴密的施工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優化施工組織,強化過程安全質量管控,并通過智慧指揮中心實時監控湛江灣主航道各項數據和“永興號”各項參數,確保安全平穩穿越。
目前,“永興號”盾構機已累計掘進進尺2770米,拼裝完成1385環,進入海域段超1300米,順利穿越湛江灣最深處,預計年底完成海域段整體掘進施工任務。
廣湛高鐵正線全長約401千米,線路起于廣州火車站,途經佛山、肇慶、云浮、陽江、茂名、湛江等市,終至湛江北站,西連湛江樞紐,投資總金額估算998億元,設計行車時速350千米。
湛江灣海底隧道順利穿越主航道,標志著廣湛高鐵項目建設進入“加速度”,也意味著湛江接入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又向前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