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0到70歲這一階段的退休老人身體還是很硬朗,特別是一些退休前是技術人員的老人,不想畢生所學的技能就此“下崗”,總想能發揮余熱,為社會做貢獻。因此,成立老齡人智庫對這些老人無疑是一種福音,而這些老人也是不可估量的人才資源。
記得那是好幾年前,單位叫我去參加電工操作證的學習,看到培訓中心來授課的電工老師竟然是個年近9旬的老頭,還以為他是跑到培訓中心混日子的,所有人心里都十分輕視。但聽了老師講過一兩天課之后,就不敢有輕視之心了。因為這個老師不像其他老師那樣對著教材照本宣科地念,而是講實操的技術與工作經驗,這讓學員們受益匪淺。有個學員說,老師你剛才講的問題,我以前也遇見過,就是不懂得怎樣處理,現在聽你講解之后,就明白了。
在課余時間與老師閑聊才知道,老師退休前是個高級電工工程師,退休后曾走南闖北地在各地做電工技術指導,在這個過程中趕上了技術革新,幸運的接觸到新技術。因為他有深厚的基礎,再加上有豐富的經驗,所以別人遭遇到新技術與舊技術銜接的瓶頸無法突破時,他卻能輕而易舉的邁過,所以反而比在單位時工作還要忙。直到感覺跑不動了,才不四處奔波,但又不想讓這一身技術荒廢,就來到培訓中心講課,把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知道他退而不休的原因后,我對他肅然起敬。
也是幾年前,母親的眼睛看不到東西了,去眼科醫院檢查是白內障,需要做手術。當時的接診醫生竟然是個年紀好大的醫生,但醫術水平的確好高。經了解,這位老醫生退休前是一家公立大醫院的醫生,退休后被這家民營醫院聘請當醫生,繼續用畢生所學來為患者服務。
這些身懷技能的老人退休后再就業,并不是和年輕人搶飯碗,而恰恰相反,成為年輕人的工作導師,他們用豐富經驗和精湛的技術來為年輕人答疑解惑,為社會繼續做貢獻,也讓他們的退休生活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