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今年9月第三周是全國第25屆推普周,主題為“推廣普通話,喜迎二十大”。今年暑假,嶺南師范學院計算機與智能教育學院“山河承宇”社會實踐隊開展推廣普通話進鄉村志愿活動,引導村民學好普通話、講好普通話。
“叮鈴?!?月14日,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從事普通話教學20余年的嶺南師范學院三級教授、退休教師崔靜的微信上,一位名叫“鳳嫻”的好友給她留言:“您好,崔教授,本人普通話水平一般,亟需提升,想請您幫幫忙!”
崔靜通過微信,將自己收集的“普通話水平測試作品60篇”資料發給了“鳳嫻”。
“這位微信好友來自麻章區民安鎮文丹村,是我今年夏天參加推普活動時認識的,至今仍保持著聯系。” 說起和“鳳嫻”的認識過程,崔靜說源于2022年暑假的一次到鄉村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的活動經歷。
原來,今年暑假,經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審查評選,全國共958支團隊入選2022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其中,嶺南師范學院計算機與智能教育學院“山河承宇”社會實踐隊成功入選,成為該校唯一一支入選的暑期推普社會實踐團隊。
崔靜受邀和嶺南師范學院計算機與智能教育學院黨委副書記陳明娟、指導老師倪光睿一起,參加了“山河承宇”社會實踐隊在麻章區民安鎮文丹村開展的推普活動。隊員們根據當地文教需求和特色,教小朋友和村民學說普通話,還通過講授紅色歷史故事、傳授書法知識等特色課程,開展教學服務活動。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在文丹村中心小學活動現場,幾十個當地小朋友將崔靜團團圍住。崔靜通過繞口令的方式,生動細致地給大家講授普通話的發音要領,小朋友們聚精會神地辨聽崔靜的發音,觀察她的口型,并認真地模仿朗讀。
崔靜表示,普通話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更是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聲音。通過推普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減少村民與外界交流的語言障礙,促進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推普團成員走進文丹的5個自然村——龍軒村、文丹上村、文丹下村、合和村、才坡村,為小學生以及村民推廣普通話。部分村民還添加了推普隊員的微信期待長期接受指導,“鳳嫻”也是在這時,和崔靜相互成了微信好友,并一直保持著聯系。
嶺師“山河承宇”社會實踐隊指導老師倪光睿表示,推普團隊員們將繼續關注文丹村村民和小學生的普通話普及情況,發揮師生專業學科優勢,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