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9月20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我市晚稻生產有序開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據統計,我市晚稻播種面積194.25萬畝,同比增加3.8萬畝;預計畝產365公斤,總產量將達70.90萬噸。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寒露風可能較早來臨,對晚稻安全齊穗和成熟較為不利。為此,農業部門以安全齊穗期倒推播種期,于7月上旬開始晚稻播種。為更好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和做好糧食生產工作,7月6日,我市制定了2022年各縣(市、區)下半年糧食生產任務分解表,主動加壓、合理布局,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將任務分解落實到鄉鎮(街道)、到村、到田,確保任務落實到位。至8月10日,我市基本完成稻田插秧。為確保晚稻生長順利,農業部門大力推進整村整片病蟲統防統治服務,同時充分發揮全市現有68個統防統治組織作用,使水稻統防統治覆蓋率力爭達到60%以上,確保晚稻蟲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
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是保障我市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今年,市人大常委會把《關于加強撂荒地復耕和管理的建議》列為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重點建議,全市通過撂荒耕地復耕種植水稻、墾造水田種植水稻、結構調整種植水稻等方式挖掘水稻種植潛力,千方百計擴大晚造水稻面積。截至9月2日,全市完成連片15畝以上撂荒耕地復耕復種8.06萬畝,其中,復耕復種晚稻面積2.23萬畝,占全市晚稻擴種3.8萬畝的58.68%。目前,我市建立倒逼工作機制,列出時間表、路線圖,掛圖作戰,確保在11月15日前完成全市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任務,切實把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作為2022年穩定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的主要措施。同時,我市農業部門加強與氣象、水務、應急、物資儲備等部門的會商研判,嚴密關注天氣情況,加強區域性、階段性災害預測預警,及早制訂防災減災預案,做好物資和技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