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晚,廣東海洋大學原創話劇《熊大仁》在該校演出。
(相關資料圖)
9月24至25日晚,廣東海洋大學原創話劇《熊大仁》在該校演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2022級90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新生上了一堂“弘揚科學家精神” 的思政教育課。
“中國不成為珍珠王國,我死不瞑目”。話劇以中國現代珍珠之父、廣東海洋大學奠基人之一——熊大仁教授的事跡為原型改編而成。熊大仁教授是國內外水產界享有盛名的珍珠研究專家、生物學家和教育家,是我國現代珍珠養殖創始人。他致力于珍珠養殖技術的推廣和人才培養,以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研究,解決了世界珍珠養殖技術的一系列難題,開創了世界珍珠產業發展新時代。
第三幕《要留清白在人間》。
據悉,廣東海洋大學將校史教育作為切入點,通過表演的藝術形式,把思政教育內容與課堂教學、藝術實踐相結合,演繹熊大仁教授為黨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展現一代教育先驅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這既為全校師生奉獻了一場精神食糧的盛宴,又為青年大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教育課。
熊大仁在合浦珍珠養殖場潛心搞研究。
熊大仁團隊終于培育出一顆圓粒珍珠,眾人簇擁著熊大仁留下歷史性合影。
“今年演出人員都是大二學生,這場話劇讓同學們與熊大仁教授跨越時空‘連接’。連續兩年,《熊大仁》作為校史舞臺劇納入新生入學教育,讓科學精神薪火相傳。”該劇導演、廣東海洋大學中歌藝術學院表演專業教授陳濤表示,熊大仁教授為新一代青年學生樹立了榜樣,學習他的事跡具有極強的教育意義。
“從觀賞者到飾演者,舞臺上的我總是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飾演熊大仁的表演者鄭皓天說,“熊教授的一生充滿了坎坷,他對珍珠事業的那種執著精神,感染了一批批觀眾,更讓我們參演學生外化于行,在學習生活中向榜樣看齊。”
大一新生何靜香告訴記者,“熊大仁是為愛國人士,話劇的表演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愛國之心,感受到他‘篳路藍縷引領我中華學術’的決心,我會努力學習,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學校老一輩先賢感到自豪?!?/p>
據介紹,原創話劇《熊大仁》于2022年6月榮獲中國科協2022學風傳承計劃精品項目立項,也是廣東省高校中唯一榮獲此立項的舞臺劇。此劇目將于今年10月在廣東省高校、中小學進行巡演,宣傳珍珠之父熊大仁教授的科學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