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我市的“遂溪湛川荔枝”“廉江金花茶”“廉江沃柑”“廉江番薯”“吳川黃牛”等5個產品符合要求,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10月10日《湛江日報》)
近日,2022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公布,我市有5個產品榜上有名。
“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是指在特定區域內生產、具備一定生產規模和商品量、具有顯著地域特征和獨特營養品質特色、有穩定的供應量和消費市場、公眾認知度和美譽度高,并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登錄公告和核發證書的農產品。其內涵是安全、優質、營養、健康,入選的產品可在產品包裝上標注“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字樣。
因此,對于區域農產品而言,入選“名特優新”,是特中選特、優中選優的結果,相當于拿到了一張打響名堂的“金名片”。比如這次入選的“遂溪湛川荔枝”。在遂溪烏塘鎮湛川村,幾乎家家戶戶種荔枝,尤以湛川河谷兩岸生長的“仙品荔”,上市早、優質、清甜,最為知名。2021年以來,烏塘鎮以“12221”市場體系為支撐,借力數字營銷,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文旅融合發展等模式多措并舉推介湛川河谷“仙品荔”,創造性地推出了“搶鮮購+拍賣”等推介新模式,網友盛贊湛川荔枝“開掛出圈”。如今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無疑更是如虎添翼。
報道中提到,湛江有48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總數位居全省前列。如何進一步打好“名特優新農產品”這張牌,是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的課題。有些名特優新農產品,不僅是湛江特色優勢農業發展的“金名片”,甚至已經成為展示湛江城市形象的“代名詞”。因此,打好“名特優新農產品”這張牌,首先就是要做好相關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的保護工作,預防“傍名牌”“蹭流量”等行為損害品牌價值。
依托名特優新農產品,相關鎮村也要進一步培育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比如遂溪就在湛川荔枝的基礎上,辦了個“仙品荔”云銷售中心,不僅展覽各類新鮮荔枝,還上架了荔枝紅茶、荔枝酒、荔枝飲料、荔枝干、荔枝罐頭、荔枝蜂蜜等各種加工品。而有的地方,則是把名特優新農產品與文旅產業結合起來,深化了一二三產業融合。
另外,湛江有48個名特優新農產品之多,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打包推廣”,打造一個湛江特色農產品“擬人化”展示平臺,為農產品披上時尚有趣的“外衣”,借助新媒體平臺擴大名特優新農產品知名度。甚至像《水果傳》一般,以更潮更年輕化的方式,在展示農產品好吃更好玩一面的同時,科學地介紹這些農產品為什么這么好吃、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