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湛江加快構建以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為主骨架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約1099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高鐵貫通運營,早上在湛江吃牛腩粉,中午到廣州嘆午茶變為現實;機場升級換代,實現遠程值機;港口樞紐智慧化,“刷臉”登船,一個小時穿越瓊州海峽;高快速公路縱橫境內,縣域中心城區實現15分鐘上高速,一個半小時內通達湛江市區;農村公路進村連戶,農民“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湛江大幅提升運輸服務效率,初步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俯瞰湛江吳川機場。
【資料圖】
大架構
打通“海陸空大動脈”
十年來,全市交通建設緊緊圍繞構建高水平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目標,堅持海陸空統籌,推動基礎設施實現了升級換代。
2018年7月1日,深湛高鐵江湛段建成通車,成為首條入湛高鐵,從此結束粵西地區不通高鐵的歷史,湛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陸路“3小時交通圈”;2020年9月28日,全球最大客貨滾裝碼頭徐聞港開港,打造出公路、水路、鐵路“三位一體”無縫對接的現代化水陸交通運輸綜合樞紐;2021年,湛江港40萬噸航道、霞山港區40萬噸級散貨碼頭建成投用。湛江加快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并成為全省唯一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城市;2022年3月24日,湛江吳川機場通航,帶動粵西經濟飛躍,激活全省區域協調發展。
當下,在湛江,高速、動車、航空、港口全面提檔升級,向東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向南與海南相向而行,向西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向北補齊北上通道短板。
我市將持續推進交通建設。目前,時速350公里的廣湛高鐵全面動工建設,合湛高鐵、湛海高鐵、張海高鐵玉林至湛江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2025年末,湛江力爭實現空港國際化、高鐵樞紐化、高速網絡化、海港樞紐功能強化,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邁上新臺階,內聯外暢的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藍天下的調順跨海大橋。
新格局
灣區成環 半島成網
從地圖上看,湛江的陸路交通既彰顯廣湛、合湛、深湛、張海、湛海等高鐵線路的“五龍入湛”大架構,又呈現渝湛、廣湛、玉湛、汕湛、湛徐構成高速公路“花開五瓣”的新格局。
這十年來,湛江“灣區成環、半島成網”的高速公路網建設加快。汕湛高速、化廉高速、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玉湛高速、東雷高速、汕湛高速吳川支線、湛江機場高速一期先行段等建成通車;湛江機場高速、茂湛高速改擴建工程、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等加快建設,玉湛高速雷州支線、南寧至湛江高速、南三島至東海島跨海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汕湛吳川支線東延線、東雷高速西延線、雷州半島西線高速、湛徐高速調風支線完成建設方案研究……交通建設熱火朝天。
當前在湛江,交通建設如火如荼,其中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備受關注。南三島大橋是湛江“三環四通”大交通格局規劃中“灣區外環”重要一段,將于明年建成通車。
“海灣成環”建設如火如荼,“半島成網”也迅速推進。
這十年來,海東快線、雷湖快線、西城快線、徐聞進港公路、吳川站前公路等一批干線公路建成通車,湛江大道、遂溪大道等一批干線公路項目加快建設,調順跨海大橋、通明海特大橋等跨海大橋建成通車,廣東濱海旅游湛江段工可報告通過評審……
在鄉村,全市自然村實現百分百通硬底化公路,農村公路實現了從“走得了”向“走得好”的根本性轉變。在城里,智慧公交建設成效明顯,公交營運管理智能調度系統投入使用,市區公交車實現WIFI全覆蓋并進入移動支付時代,所有行政村實現100%通客車,公交出行滿意度逐年上升。
這十年以來,湛江“123小時出行交通圈”雛形初現,未來將實現中心區與鄰近副中心間30分鐘通勤,湛江市區1小時可達各縣(市、區),各縣(市、區)1小時可達縣域所有鄉鎮;基本實現湛江市區陸路2小時可達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和周邊省會城市;基本實現湛江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
大地為琴,道路作弦。如今,湛江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直通南北,國省干道縱橫交錯、聯線成網,農村公路通城達鄉、進村入戶,客貨運輸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繪就一幅大道通暢八方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