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廣東省碳市場2021年度履約已完成。記者日前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我市控排企業碳配額累計成交量18萬余噸,累計成交額約1500萬元,其中60%的企業配額出現盈余,同比提高29個百分點。全市碳配額從去年的78萬噸缺口一躍變成今年的158萬噸盈余,相當于過去我市企業花2700萬元買碳,現在可以通過賣碳創造經濟價值1.26億元。
作為碳市場主管部門,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優化服務、創新舉措,指導企業實施減污降碳工程,助力企業謀劃減污降碳項目入庫,推動碳減排市場化機制以服務、支撐落實“雙碳”目標。
一方面,該局深入企業推動減排“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幫助企業最大程度享受減污降碳政策紅利,指導企業實施節能減排和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比如,寶鋼湛江鋼鐵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下降31.7%、56.9%、85.6%,噸鋼碳排放下降14.4%;冠豪高新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下降78.0%、81.2%、34.5%,噸紙碳排放下降13.4%。
另一方面,主動幫助企業謀劃項目入庫,積極申請中央和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補貼企業,推動減排項目實施,近兩年為企業累計申請到6000多萬元專項資金補貼,極大提高企業碳減排積極性。
此外,還積極推動企業參與碳市場,協助4家電力企業在國家碳市場創建交易賬戶,指導25家企業完成碳排放報告和盤查,推動碳市場進一步擴容納新,寶鋼湛江鋼鐵等控排企業連續四年履約率達到100%。
我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全省率先創新謀劃碳預算試點,建立經濟發展指標和碳排放控制目標的有機銜接,構建碳預算機制—企業節能減排正反饋的良性循環,促進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積極為全省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提供“湛江”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