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從一條魚到一個百億元規模的產業,我市正推進金鯧魚產業市場化、數字化、國際化進程,推動金鯧魚產業高質量發展。(10月29日《湛江日報》)
10月29日湛江日報刊發通訊,報道了我市金鯧魚產業的動態與前景。這篇報道,用了一個很特別的標題——《挪威有三文魚湛江有金鯧魚》。這篇圍繞“金鯧魚”采寫的報道,為什么卻起了個“雙主角”的標題?“金鯧魚”與“三文魚”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聯系?
筆者留意到,報道中提到“三文魚”的,除了標題,僅有一處——“構建‘挪威有三文魚,湛江有金鯧魚’產業格局”。短短12個字,顯示出湛江金鯧魚對標“世界名魚”的視野與雄心。“格局打開”的贊譽聲中,掩藏著這座城市對優勢水產產業“游”往何方的思考與探索。
如何用“一條魚”盤活水產產業“一池水”,繼而“游”進更廣闊“藍海”?湛江正以大手筆謀篇布局。讀懂其中奧妙,我們需要一個“參考系”——三文魚。更準確地說,是挪威三文魚。
三文魚,是全球唯一年產量超過200萬噸的海水魚類,就全球三文魚產業而言,挪威絕對是一個不得不提的產區。
挪威地理位置獨特,寒冷的北極水域與溫暖的墨西哥灣流在這里交匯,造就了水流和溫度適宜的水域,島嶼與峽灣交相輝映,形成了狹長的海岸線。1970年,世界上首個記錄在冊的三文魚養殖場在挪威建成,現代三文魚養殖產業也由此在挪威誕生。50多年來,三文魚養殖為挪威創造了眾多就業機會。根據2020年統計數據,在挪威遼闊的海域里生長出來的三文魚,每天為世界100多個國家或地區供應1400萬份餐食。
對標挪威三文魚,湛江金鯧魚著實有其底氣。關于這一點,湛江日報的報道已從海洋資源、養殖環境、企業龍頭、從業人員、技術革新等方面逐一分析。而從“出道”以來,湛江金鯧魚借RCEP東風遠銷國外成為“現象級”網紅,在預制菜賽道中一馬當先展露“明星級”水準,更讓這座本就擁有“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美譽的城市,再度相繼摘下“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等國字號“金招牌”……高光表現帶來驚喜不斷,足以匹配世人對其盛名之下的期待。
但客觀地說,在“世界名魚”的進階之路中,湛江金鯧魚仍有不少需要向挪威三文魚“奮起直追”之處。比如挪威在三文魚養殖苗種選育、飼料改善和魚病防治等方面的長期科研積累;挪威政府要求養殖企業必須根據相關要求按周、月、年的頻率及時上報各項生產信息,打造“高度透明的水產行業”;挪威政府建立了公開網站,收集、處理、共享關于挪威海岸和海域的各類信息,可以查詢并追溯三文魚養殖中出現魚病等相關信息,以大數據助力產業升級;不斷嘗試發展新型養殖模式來應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等。
報道中提到,近日湛江發出一封“家書”,邀請全球百名鄉賢為湛江金鯧魚代言。“游”出國門、“游”向世界,令筆者不禁想起了,2021年11月湛江市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擲地有聲。以工業化理念重塑水產產業鏈、價值鏈;以生態化理念實現水產業發展高品質、可持續;以數字化理念驅動水產產業提效能、激活力——這場動力變革中,湛江金鯧魚力爭上游、愈發生猛!
“挪威有三文魚,湛江有金鯧魚”,令人期待、值得期待!
關鍵詞: 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