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10月27日《湛江日報》有消息說,近年來,我市不斷推進文明創建工作,文明創建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創建機制逐步建立,惠民成果不斷體現,老舊小區煥發新顏,背街小巷華麗轉身成為網紅打卡地;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多家五百強企業、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入駐;城市文明形象有效提升,城市格局更加大氣,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城市治理更加精細。
文明創建彰顯民生情懷。實踐告訴我們,只有與惠民利民、為民辦實事緊緊結合起來,使廣大市民真正見到利益、得到實惠,文明創建才能取信于市民,贏得更有力的支持。近年來,我市文明創建惠民成果不斷體現,我們的生活環境、營商環境得到優化,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民生情懷彰顯。
從更深一層來看,文明創建惠民成果還能產生良好的循環效應。例如,生活環境的改善,可以促進市民素質的提高——試想,身處潔凈優美的環境中,又有多少市民會忍心亂扔亂吐煞風景呢?而市民素質的提高,當然會促進環境的改善,利于助推文明創建的開展。
文明創建要續寫民生新篇章。續寫民生新篇章,文明創建活動才能走深走實。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市文明創建,應持續關注人居環境、居民素質、營商環境、城市管理等等熱點,著力把惠民利民的理念落實好。為此,文明創建活動要進一步完善惠民利民長效機制,多聽取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多讓市民切身體會城市的變化,共享已取得的創建成果;要因勢利導,像《湛江晚報》等本土主流媒體那樣,堅持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好文明創建取得的惠民成果,做到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都有機會感受到湛江的可喜變化,讓廣大市民明白文明創建是多贏之舉,以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文明創建活動;要完善激勵機制,深入推動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讓我市涌現出更多負責任有擔當、矢志不移投身于文明創建實踐的志愿者,為改善民生盡力。總之,唯有著眼長遠,圍繞民生創造更多亮點,更好地造福群眾,讓惠民的好聲音越傳越遠,文明創建的群眾基礎才會越來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