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廣東省森林旅游發展規劃(2021—2035年)》于近日印發。《規劃》明確要將森林旅游培育成廣東林業支柱產業、重點旅游品牌。(11月6日《湛江日報》)
11月6日湛江日報的報道帶來了“森林旅游”的概念。
森林旅游,是指人們以森林、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外部物質環境為依托,所開展的觀光游覽、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動的總稱。
在休養身心成為主流旅游訴求,且生態游、鄉村游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森林旅游的前景被十分看好。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達到60億人次,平均年游客量達到15億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5%。
森林旅游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玩法多樣”。目前,森林旅游已經呈現出觀光旅游、森林體驗、森林養生(康養)、休閑度假、自然教育(研學旅行)、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種業態,可以說是“老幼咸宜”,能滿足所有年齡段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在《規劃》中,廣東也提出了要重點發展“森林+”的森林旅游新業態,積極探索“森林+健康”“森林+體育”“森林+教育”“森林+文化”等特色森林旅游形式。在這方面,江西更是已經探索出不少新鮮玩法,比如打造森林旅游特色IP——森林馬拉松系列賽;舉辦森林歌會,在全網進行抖音專屬話題云接力歌手招募;開展“森林有好貨”在線直銷,對特色林產品進行推介……
而從湛江本土實際來看,發展森林旅游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大約十年前,湛江就開始被網友贊譽為“深呼吸首選”的“洗肺”城市。到湛江一探“森林氧吧”,來一場“森”呼吸之旅,成為一時潮流。近年來,湛江在鄉村綠化美化、紅樹林保護、雷州半島熱帶季雨林保護與恢復、古樹名木保護、沿海防護林修復等方面取得不俗成效,讓廣大市民從開窗賞繁花、出門見森林中感受到了“森林氧吧”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兩年,一些旅游機構對“森林探險”“森林康養”“定向越野”“森林瑜伽”等新業態的探索,給市民游客帶來了“體育+健康+旅游”的全新體驗。去年,建設“紅樹林之城”的全面啟動,更讓“海上森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深挖“森林氧吧”的獨特魅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高辨識度綠色旅游品牌,湛江大有可為。尤其是在悠閑養生游方面,游客在綠道中漫步,就是在進行富氧呼吸的森林浴體驗。如果我們在森林綠道沿線設置一系列主題活動節點,比如較受年輕人歡迎的林間瑜伽平臺、林下水療平臺、香氛療法花徑等,受老年人歡迎的林下采藥、藥膳食療、養生講座等,供不同年齡段游客自主選擇體驗,將讓“森”呼吸之旅更值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