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天行健”2022深圳灣公共藝術季揭開了神秘的面紗,15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將坐落在深圳人才公園,從2022年11月持續(xù)到2023年2月,為廣大市民貢獻一場長達三個月的藝術熏陶,屆時歡迎大家到深圳人才公園來欣賞這一年一度的藝術盛會。
“天行健“2022深圳灣公共藝術季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qū)委組織部、中共深圳市南山區(qū)委宣傳部、深圳市南山區(qū)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南山區(qū)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局主辦,北京798零藝術中心、北京華世象群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于11月11日在深圳人才公園求賢閣隆重開幕。魯迅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象群,南山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遠輝,南山區(qū)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周保民,南山區(qū)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任艷峰,北京798零藝術中心館長李莫唯,2022深圳灣公共藝術季策展人、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當代藝術委員會委員段少鋒等領導嘉賓,以及景育民、景曉雷、黃仕尊、王坤昭等藝術家代表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試驗田”和排頭兵,深圳全面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涵養(yǎng)城市精神。
(開幕式啟動儀式)本屆公共藝術季總策劃李象群院長談到,城市雕塑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的重要構件,是展現城市歷史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被視為“城市的眼睛”和“城市的靈魂”。公共藝術季的舉辦彰顯了深圳建設大灣區(qū)公共文化和旅游高質量服務體系的決心,及打造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等人才強市戰(zhàn)略的信心,是在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背景下,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道路的有力實踐。
本屆“天行健”2022深圳灣公共藝術季的舉辦地——深圳人才公園,歷經開放、智識、潮流三屆公共藝術季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深圳市民經常打卡的藝術殿堂,公共藝術季的舉辦在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總策劃:李象群)
本屆公共藝術季策展人段少鋒提到,2022北京冬奧會,掀起了一股全民健身熱潮。后冬奧時期,本屆公共藝術季將以喚醒全民健身意識為切入點,以藝術語言解讀“行走”和“健身”的意義,提升市民與城市耦合共生的自我歸屬感,從而激活城市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
(策展人:段少鋒)
2022深圳灣公共藝術季以“天行健”為主題,用藝術創(chuàng)新表達“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中華文化內核,再度上演城市空間與美育及體育的藝術結合,以創(chuàng)新助力深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 城市,用公共藝術在南山世界級的“文化飄帶”上傳遞時代之聲。
藝術家李象群帶來的作品《行健》,不僅契合本屆公共藝術季的主題,更充滿了對生命力和活力的哲思,作品中的“她”充滿力量,以健碩優(yōu)美的體態(tài),奮力向前奔跑,喚醒大眾的運動激情與澎湃活力。
李象群作品:《行健》
藝術家任哲作品《云端》展現了一人分飾兩角,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的形態(tài),仿佛人與自我在云端進行斗爭,表達了人勇于迎接挑戰(zhàn)并超越自我的人文精神。
任哲作品:《云端》
藝術家景育民的作品《行云流水》結合自然、科技與藝術,構建出高天流云、水波蕩漾的空間意象,引發(fā)人們思考天地、宇宙、乾坤、陰陽,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景育民作品:《行云流水》
15件充滿想象力的藝術作品矗立在深圳這座讓人充滿想象的城市,從視覺藝術的層面展現出城市精神與城市風采,在豐富市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同時,構建出城市與市民的文化交流新方式,并成為城市空間與市民生活的情感紐帶。希望通過公共藝術季的舉辦,以公共文化產業(yè)賦能城市建設的方式,點燃市民的精神之火,為深圳這座文明典范之城插上騰飛的翅膀。
(附: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2年11月11日-2023年2月12日
展覽地點:深圳人才公園
總策劃:李象群
總顧問:張子康
策展人:段少鋒
主辦單位:中共深圳市南山區(qū)委組織部、中共深圳市南山區(qū)委宣傳部、南山區(qū)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南山區(qū)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局
承辦單位:零藝術中心、北京華世象群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參展藝術家(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高孝午、洪濤、黃仕尊、景育民、景曉雷、李象群、劉紹棟、任哲、沙泉、商長虹、田禾、王坤昭、王藝、肖鵬、趙生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