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觀展。
這個金秋,湛江4位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藝術家老夫聊發少年狂,辦了一場展覽,把近期藝術探索的成果展示出來,批評和贊美照單全收。
(相關資料圖)
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馮兆平、林校偉、柯藝興、黃家忠的國畫作品聯展在市工人文化宮展出,47幅大幅作品彰顯湛江本土特色,各具風格。開幕當天,預約參觀的人排到了下午。
這個展覽之所以引人關注,一方面源于4位藝術家藝苑耕耘多年碩果累累,“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另一方面,4位藝術家大膽探索、融合、創新,于繼承中求變、求變中開新局,老驥伏櫪的雄心壯志激勵人心,藝術創造的活力創意讓人欣喜。
馮兆平作品《春歸漁港滿東風》
馮兆平:
揚帆再出發
1943年生的馮兆平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版畫藝術家,還頗具治學精神。他是湛江版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版畫展,他也榮登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優秀版畫家”之榜,獲得中國版畫最高獎——魯迅版畫獎。制作版畫需要眼力手力,馮兆平六旬以后主要從事國畫創作,以筆代刀,繼續抒發對大海和漁船的深情詠嘆,國畫風格保留了版畫的金石之氣,這讓他的國畫作品獨樹一幟。
他畫的漁船散發著歲月的味道,千絲萬縷的纜繩扯起高高的風帆,像扯不斷的鄉戀和鄉思。漁船是他心境的寫照,前幾年,他畫的漁船靜靜地泊在港灣,白鷺棲息在紅樹林,一派歲月靜好,如同他安靜閑逸的生活,這在作品《春歸漁港滿東風》《春天奏鳴曲》中有很好的體現。
藝無止境,馮兆平對藝術的探索從未止步,興起之時詩性大發,揮筆寫下:“揚帆萬里趁東風,飛越云山第幾重。借問謝家歸何處?西樓春早紫荊紅。”他意氣風發,筆墨也激情澎湃,從《乘長風破萬里浪》《驚濤萬里行》這兩幅作品中,我們看到,他作品的風格已經由靜變動——海潮洶涌、漁民歸航、鷗鳥翔集,彰顯了人類耕海和向海而生的力量。時逢盛世,他的藝術生命仍然期待著揚帆出海、破浪前行!
林校偉作品《木麻黃》
林校偉:
筆墨寫精神
今年72歲的林校偉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因為性格豪爽、樂于提攜后輩,大家親切地叫他“偉哥”。他自小在赤坎街長大,從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后回湛江市工作,長期從事基層單位職工美術培訓和組織各類藝術展覽。退休后,他在赤坎古玩城開了一間畫室,每天在畫室喝茶、會友、畫畫,身邊圍著一群跟他學畫畫的學生。
藝術家總是從身邊熟悉的環境中尋找創作的母題,雷州半島的風物是林校偉創作的主要題材。這里三面環海,是臺風多發地,有的本土植物已進化出強大的抗風能力,杰出代表是被稱為“海上森林”的紅樹林、“綠色長城”的木麻黃,還有深植紅土地的簕竹、簕古、榕樹等。這些植物都有頑強的生命力,而這正是讓林校偉著迷、欣賞的,故用筆墨為之塑像、為之謳歌。
無論是樹還是竹,都有很多枝條、葉子需要處理,考驗著藝術家的構圖能力,林校偉對此游刃有余,再加上幾只小鳥小雞,生活氣息躍然紙上。他對色彩的運用也得心應手,各種綠色恰如其分,讓這些不屈不撓的藝術形象變得生動可愛。
柯藝興作品《城市》
柯藝興:
山水寄情思
今年78歲的柯藝興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畫家,朋友們親切地叫他“老頑童”。他擅長水彩粉畫,在當代城市山水畫這一新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因為早年在中國美協深圳創作中心工作,他有機會親近名家名作,練就了相當的眼力、筆力和腦力。他喜歡寫生,年輕時遍訪名山大川,隨著年齡漸長,出行不便了,就帶張小馬扎拎個小布袋到湛江周邊寫生。
為了這次展覽,柯藝興忍著腰椎間盤突出的痛苦,閉關數月揮毫創作,作品果然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無論是紅花掩映著高樓的《春滿金沙灣》,還是光影搖曳的《夜色喜來登》、車水馬龍的《都市祥和夜》、燦如星河的《山區夜色》、花團錦繡的《春風得意》,筆下的城市燈火與建筑都透著生活的溫度。
但這次最讓他得意、也是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作品,是《老街的夜》和《穿越時空》。《老街的夜》畫的是赤坎古埠,主畫面是一級級向上延伸的臺階,老民居的墻上亮著光明柔和的路燈,守望著夜歸人。《穿越時空》前景主體是一座宋元山水,縱式構圖,云山煙樹,溪橋亭屋,墨色酣暢,氣韻生動。山的另一邊,城市遙遙在望,如同海市蜃樓。柯藝興獨具匠心,把風馬牛不相及的兩者融合在了一起,造出了心中的城市山水家園。
黃家忠作品《赤壁夜色》
黃家忠:
雅趣自蔥蘢
黃家忠是這次展覽的一匹“黑馬”。這次展覽是他的“處女展”,許多觀眾流連于他的畫前,被畫面的文人筆墨深深吸引。
黃家忠是河南省泌陽縣人,1982年入伍,2020年退休,大校軍銜。中國硬筆書協會員、省文史館書畫院特聘畫家。他自幼習畫,師從中國著名山水畫家吳靜山,間接得了潘天壽、容庚的神韻。名師出高徒,黃家忠穩打穩扎,山水畫既取法北派的雄奇壯闊之美,也蘊含南派的豐潤秀雅之姿,筆墨雅正,具有深厚的傳統根基,加上寫得一手好字,寫畫相得益彰,文人筆墨氣息濃郁。
幾十年來,黃家忠一直把書畫創作當作修身養性的方式之一。他學藝多年從沒舉辦過展覽,這次參加,除了難拂3位老師的盛情相邀,同時也希望能鞭策自己在藝術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次展覽,他的作品以山水為主,兼湛江的風物。作品如人,溫潤淡雅,雅趣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