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湛江市“雙打辦”組織赤坎、霞山、遂溪等縣(市、區)“雙打”辦聯合在湛江市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分會場參加全國統一的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公開銷毀活動,現場對3萬件貨值300多萬元的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進行集中無害化銷毀。(據11月15日《湛江日報》)
我市對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進行集中無害化銷毀,值得推崇。近年來,一些地方或部門在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時,為了顯示打擊力度,將假冒偽劣商品付之一炬,這是最常見的做法。一燒了之固然方便,也能震懾不法分子,但焚燒假冒偽劣商品,滾滾濃煙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既污染了環境,也浪費了資源。
其實,有許多假冒偽劣商品尚有回收利用價值,完全可以再利用,如一些包裝箱、包裝盒、非法印刷品等,最好的做法是將其化為紙漿重新造紙。
相比于傳統的銷毀方式,“無害化銷毀”更環保,逐漸在全國慢慢鋪開。所謂“無害化銷毀”或稱為“綠色銷毀”,就是指以碾壓、回收再利用等方式進行銷毀。譬如,一些吊牌雖假、質量尚可的商品,因為其自身尚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不妨直接捐贈給貧困地區或者無償使用。將這些東西變廢為寶、合理利用,不僅打了假,還保護了環境,具有更豐富的意義。
近年來多地在集中銷毀假冒偽劣產品時,依照“分門別類、科學銷毀、回收利用、保護環境”的方式進行,對假冒偽劣商品實行環境無害化環保銷毀,如采取拆解、回收的方式銷毀電子產品類、金屬類的假冒偽劣商品,就是好的嘗試。
“無害化銷毀”手段的運用,反映了有關部門在工作方法上的精細化和發展理念上的革新。所以,處理罰沒的假冒偽劣產品,期盼各地都要能多用“無害化銷毀”的方式處理它們,以避免造成環境污染,并盡可能地將假冒偽劣商品轉化為有用的資源??傊?,“無害化銷毀”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精神的反映,理應大力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