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醫科大學越來越多學生投身軍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青春、點亮夢想。王秀珠,廣東醫科大學2018級護理學院本科生,2020年9月應征入伍,2022年退伍,現轉入該校第二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回憶起兩年的軍旅生涯,王秀珠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體能上的進步、意志上的磨煉,更是對夢想孜孜不倦的追尋、成為一名合格白衣天使的堅定信念。
(相關資料圖)
王秀珠。受訪者供圖
在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
2018年,王秀珠懷著夢想踏進廣東醫科大學校園,她憧憬著戴上燕尾帽,從此救死扶傷。在新生軍事課上,王秀珠看完征兵宣傳視頻后,軍人颯爽的英姿、剛毅的面容、堅強的體魄,深深地震撼著她。于是,成為一名軍人的夢想種子在王秀珠的心中生根發芽。隨后,她加入了國旗護衛隊,與隊友們一起刻苦訓練。訓練期間,她和隊友們按照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時刻保持對國旗的崇敬之情!”在一次全校升旗儀式上,當指揮員剛喊完敬禮的口令,儀式上突然出現小狀況,隊員們不約而同地夾緊胳膊,緊張的心提到嗓子眼,直到國歌再次響起,國旗高高飄揚在校園的上空,升旗儀式圓滿完成,隊員們才松了一口氣。正是因為這次的經歷,王秀珠更加堅定了入軍營的決心。
王秀珠。受訪者供圖
三次執著申請入伍
2019年9月,在老師的鼓勵與家人的支持下,王秀珠第一次在征兵網上報了名,接到體檢通知的她興奮了很久,想著自己離軍營又近了一步。然而,好事多磨,她因體檢報告中的一項不合格被淘汰了,第一次與軍營失之交臂。難過的她很快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為下一次征兵再做準備。2020年3月,王秀珠再一次在征兵網上報了名,可又因為一些原因,征兵工作推遲了,她再一次與軍營失之交臂。
“我堅定信念,直到成功為止!” 2020年9月,王秀珠第三次報名。經過面試、體檢等關關考驗,她如愿成為一名駐守新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實現了參軍報國的軍旅夢。
王秀珠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剛到新疆不到3個月,因高壓訓練、干燥氣候、作息不適等原因,她的身體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十個手指頭也都裂開了口子。艱苦的軍旅生活,血與汗都不曾讓她落淚,可在與條件更加艱苦的戰友視頻時,看著吸著氧氣的戰友,王秀珠頓時紅了眼眶。如今,每當看到為國守邊疆的戰士被太陽曬到爆皮,可依然對著鏡頭露出笑容的照片時,王秀珠都深有感觸,時時回想起紀律嚴明、艱苦緊張的軍營生活。
既能保家衛國也能救死扶傷
從學生到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這個過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王秀珠說:“盛夏暴曬,深夜拉練的軍旅生活,教會我最多的就是‘苦心人天不負’”。在新兵訓練時,王秀珠體能一般,跑步更是“硬傷”。訓練的第一個月,她的腳就在一次測試中扭傷了,腳踝腫脹得差點走不了路。“我要努力一點,克服困難,不能拖了隊友的后腿。”她暗暗發誓。腳傷期間,隊友們對王秀珠關懷備至,每天都會為她準備好洗漱用具及泡腳水,這讓她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正是因為有戰友的鼓勵,傷愈后的她加練補差,順利通過了考核。
5月的新疆早穿棉襖午穿紗,剛到山上駐訓時,營區水電均無,駐訓前幾天大家一直在挖溝搭帳篷,晚上睡在附近單位車庫里,很多個夜晚大家都被凍醒。戰友們每天跟個泥土人一樣,手磨出了繭子,指縫裂開口子,即便如此,也沒有絲毫的怨言,大家相互鼓勵、攜手同行,毅然堅守在崗位。可正是這樣的環境,鍛煉了王秀珠堅強的意志,讓她以后遇到任何困難都不曾退縮。
當兵期間,王秀珠還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他人處理傷口、接種疫苗及參與防疫等工作。在春節、“八一”等節日,和戰友們一起編排舞蹈、小品等,到邊防單位為守邊戰友帶去歡樂與祝福。
2022年9月,王秀珠退伍回到校園,挖過溝、睡過車庫、經歷過高原寒、參加過疫情防控的她申請轉入臨床醫學專業,戎裝變白衣,她說:“我牢記在國旗下的誓言,作為新時代醫學生,保家衛國、救死扶傷,我都要沖在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