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2年全國水下機器人(湛江)大賽在赤坎金沙灣海域舉行。 記者 張鋒鋒 攝
11月23日,2022年全國水下機器人(湛江)大賽落幕。創飛智能&佛山馳高隊榮獲專業融合賽一等獎;在產業競技賽賽道,大連理工大學赤甲紅隊榮獲一等獎。活動中,湛江市人民政府與鵬城實驗室正式簽訂“網點”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推動鵬城實驗室湛江網絡節點建設,持續深化和拓展水下機器人、水下通信領域的創新研究,加強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和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海洋科技創新整體效能,推進湛江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部常務副主任劉克,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羅鐘鉉等嘉賓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與活動,廣東海洋大學校長潘新祥,市領導何嘉旻、歐先偉等出席現場活動。
作為國內該領域技術含量最高、比賽難度最大、參賽水平最強的高端引領性賽事,大賽兼顧技術挑戰性與觀賞性,本次比賽吸引線上線下200余支隊伍、1500余名選手參賽,是真實海洋環境下極具影響力的水下機器人國際高端競技賽事。高文院士表示,大賽的成功舉辦,對于海洋科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3000米級水下機器人依然是研究的熱門賽道,希望通過比賽能夠涌現出一批有能力的團隊,加快水下機器人進行科技升級和技術迭代。劉克稱,自2020年湛江大賽第一次成功舉辦以來,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推動了水下機器人技術向行業領域應用賦能,促進了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務實合作,打造了中國海洋科技創新和人工智能產業融合發展新高地。
“深藍深藍”是一支由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學生組成的創業團隊,由學校贊助并扶持,在校內擁有一間實驗室和小型測試水池。本次大賽中,這支由中學生組成的隊伍一路披荊斬棘,挺進半決賽。“明年我們還會繼續參賽。”深藍深藍隊選手董元翕說。據介紹,本次大賽有中學生隊伍參賽,更加有利于培養海洋科技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