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騎友完成挑戰。受訪者供圖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這句話常用來形容走路速度快或是辦事效率高。一個人騎自行車想要完成500公里的挑戰能成功嗎?如果限時24小時內完成,又有多少人能完成呢?日前,就有湛江騎友發出“英雄帖”,招募志同道合的騎友,并成功完成了24小時騎行500公里的挑戰。近日,記者采訪到了完成挑戰的騎友之一吳觀榮(網名“車大炮”),為你講述千里之途的精彩。
(資料圖)
回憶
湛江6騎友
12年前完成極限挑戰
2010年11月27日晚,第十六屆亞運會在廣州閉幕。當天19時,湛江市6位昵稱分別為“懶訓豬”“雄風”“張公”“南網”“海闊天空”和“奮青”的自行車騎行愛好者自發從南油碼頭出發,到恩平市后折回,于次日18時55分返回原地,按原定計劃24小時之內完成了騎行500公里的挑戰,為湛江自行車運動留下可書的一頁。當時他們當中最小的才20多歲,最大的車友“張公”已是64歲。他們中最短的騎行時間一年,最長的24年。當年《湛江晚報》曾對此次騎行活動進行了報道。
時光飛逝,如今已經過去12年,在全民健身理念普及的當下,有沒有湛江騎友能再次“復制”這樣的挑戰呢?10月中旬,有湛江騎友就在網上發出“英雄帖”,很快就得到了湛江7位騎友的積極響應。他們的昵稱分別是“車大炮”“燦”“房子”“嘿”“韋闖爺”“小老翁”和“阿勉”。其中,“小老翁”和“阿勉”負責駕駛后勤車。大家一致決定,10月29日出發,沿228國道,從湛江到陽江再返回湛江,參與者可根據自身體力和實際情況隨時折返,挑戰24小時不間斷騎行500公里的記錄,向12年前的湛江6騎友看齊。
日夜兼程。
出發
單車上追逐夢想
10月29日,經過前期準備,5位騎友踏上逐夢之旅。他們騎行經驗豐富,經常活躍在湛江的騎行圈,但參加這種24小時不間斷騎行500公里的挑戰還是第一次,過程也是緊張刺激、狀況頻出,但他們帶著信念一路前行。
當天9點,5位騎友在另外5位騎行愛好者的陪送下從赤坎DP自行車店出發。剛騎行至赤坎海田路段時,因紅綠燈較多,車流和人流沖散了騎行隊伍,5位參加挑戰活動的騎友只能”單兵作戰“。
雖然在出發之前,大家做了充分準備,包括路線安排,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還未出湛江,騎行到官渡后,“嘿”打電話給“車大炮”,說騎錯路了,大家這才發現“嘿”跟著陪送騎友在文車立交往遂溪騎行。由于是極限騎行挑戰,不能原地等待會合,只能叫其按照原有計劃,跟著228國道正常騎行。因此,5位騎友就在路面上形成“燦”騎行在最前面,“韋闖爺”追著“燦”,“車大炮”帶著“房子”騎,最后“嘿”在后面追的隊形。
長距離限時騎行對體力的要求很高,最終,因體力不支,“韋闖爺”“嘿”和“房子”3位騎友在150公里處折返回湛,剩下“車大炮”和“燦”繼續挑戰。
極限騎行,最怕爆胎,不僅耽誤時間,還影響騎手的心態。過了茂名電白不久,“車大炮”的愛車就遭遇爆胎,還好后勤車離他比較近,只花了5分鐘就換好了新內胎繼續前行。
19時58分,“車大炮”和“燦”騎行至陽江那龍鎮完成半程250公里后即時返程。在返程途中,兩人以30-35公里的時速輪流“破風”前行。21時50分回程經過陽江、23時返程過陽西,30日凌晨1時進入茂名、凌晨3時進入電白、凌晨4時40分進入吳川、早上5時55分回到吳川黃坡。勝利在望,兩人一路以超過30公里的時速直奔湛江,終于在30日早上7時49分回到出發點。此時已經有很多湛江騎友駐足守候,為他們送上水果和成功完成挑戰的橫幅。
清晨—正午—黃昏—午夜—清晨,總里程500公里,總用時22小時49分,騎行時間18小時19分鐘,騎行均速27.29公里每小時!這就是兩位湛江騎友此次挑戰的騎行數據,他們在湛江騎行記錄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提醒
極限騎行運動應量力而行
對于騎車一族而言,長距離不間斷騎行相對于競速比賽,其實更安全、門檻更低、受眾更廣。每個人都有一顆向往外面世界、向往超越自己的心。
“我們在挑戰的過程中,渴了就喝礦泉水,餓了就迅速補充能量食品,雖然經歷了迷路、爆胎等困難,但大家一路上相互鼓勵、相互加油,只為了一個目標——挑戰自我、騎出健康與快樂。”吳觀榮說:“經歷了這次身體和意志上的雙重磨練,對我是一次極大鼓舞,同時還增進了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不虛此行。”
雖然自己完成了挑戰,但吳觀榮也表示,極限騎行,過程太虐,如果不掌握騎行技巧還容易傷身。因此,他建議大家,如果沒有豐富的騎行經驗不要輕易嘗試。如果有騎友想進行類似挑戰,一定要量力而行,選擇好路線、做好計劃、鍛煉體能、準備好后勤車并借鑒相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