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貨幣主要包括外匯券、定期存款和活期儲蓄存款及其他短期信用活動的工具等,準貨幣是以貨幣計值的,可以隨時兌換成貨幣。
準貨幣不能直接用于支付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債券。由于銀行定期存款和政府債券本身不是貨幣,它們不能直接用于流通和支付功能,但它們可以簡單地轉換為一定數量的貨幣。因此,準貨幣是一種潛在的貨幣,直接影響貨幣活動。特別是在通貨膨脹期,它可能隨時轉化為實際貨幣,以增加貨幣供應,加劇通貨膨脹的嚴重性。
準貨幣是m1還是m2?
準貨幣=M2-M1。準貨幣主要由銀行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構成,這些信用流通工具雖然不能直接用于支付,但是可隨時兌換成貨幣,因此被稱為準貨幣。
貨幣是依據流動性而分層的,主要分為M0、M1、M2、M3四種,在我國,四種層次的貨幣所代表的信用工具分別如下:
【1】M0=流通中的現金;
【2】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3】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托類存款+其他存款;
【4】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以上劃分是根據流動性來排序,在流動性方面,M0>M1>M2>M3,其中M1被稱為狹義貨幣供應量,而M2被稱為廣義貨幣供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