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到2023年,從10多人發展到258人——他們來自港城湛江的社會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們都是湛江市彩虹橋志愿者協會中的一份子。
湛江市彩虹橋志愿者協會主要服務內容有愛心助學、扶貧濟困等。10年來,該協會累計進鄉村調查慰問數百次,結對資助困難學生299人次,已助100多位學子圓大學夢。
(資料圖片)
這支不斷壯大的愛心志愿隊伍,10年來薪火相傳、堅持不懈,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成為港城一道亮麗風景。
創新模式扶志助學
提供經濟保障助力健康成長
成立“彩虹橋”的初衷,緣于該協會發起人林小弟在一場臺風中的感觸。
2014年夏,一場臺風襲擊湛江,林小弟參與志愿服務過程中,看到一些困難家庭的孩子處境艱難,心里特別難受,便萌發了針對性幫助的想法。隨后,他開始謀劃成立一個志愿者協會,希望能夠以此組織更多人來幫扶這些困難家庭的孩子。
2014年9月30日,“彩虹橋”志愿者協會成立。成立之初,該協會只有陳秀娟、袁東璐、李麗容、吳海峰、何東林等十多為成員。2016年3月,經市民政局核準,該協會成為湛江市第三家市級公益組織。隨著志愿者團隊不斷發展壯大,截至目前,“彩虹橋”志愿者協會成立在冊志愿者已有258人。
據介紹,“彩虹橋”志愿者協會的核心幫扶活動是“扶貧助困、扶志助學”。具體而言,就是對孤兒、事實孤兒、特困單親家庭孩子和重病致貧家庭孩子開展經濟資助、學法指導、心理疏導、生活指引和成長引領,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個較穩定的學業經濟保障及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幫助孩子們樹立堅強、樂觀、自信、大愛的精神,使他們能完成學業,順利過渡到社會職場。
扶志助學的方式主要有一生一組式幫扶、一對多式幫扶、協會統一資助:
一生一組式幫扶,主要由三至四位彩虹橋隊員建立資助小組資助一位學生。
一對多式幫扶,則以自然人個人或企業、單位法人為單位進行一對多的資助,也可以設立相應基金進行幫扶,如“彩虹橋李某某基助學金”、“彩虹橋某某企業基金”等,從資助日起直至幫扶周期已滿或由于幫扶對象家庭經濟已經改善提出結束幫扶為止。
協會統一資助,則由“彩虹橋”志愿者協會將確定的助困助學名單先按協會成員的意愿分配給小組、個人或企業按照一生一組式或一對多式組織落實幫扶工作。無法分配的幫扶對象,則由彩虹橋協會負責幫扶資助,助學資金由協會負責支付,協會指定負責人和隊員負責跟進,在學習上、思想上、生活上進行指導跟蹤,盡可能掌握學生情況,以便能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和完成幫扶工作。
10年助200多名困難學子
有百余學子圓大學夢
3月2日,對于湛江一中高一年級的小景(化名)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當天,她正式成為湛江市彩虹橋志愿者協會的幫扶對象,并領到了每月400元的第一筆助學金。
據了解,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走遍湛江各縣(市)區,彩虹橋志愿者協會完成了對湛江一中一百多名申請對象的入戶排查工作。根據該協會對困難學生資助范圍的標準(事實孤兒、困難單親家庭、重疾重癥致貧家庭),結合入戶排查核實情況,最終確定了49名學生為彩虹橋的第十五批幫扶對象,將給予其高中階段每月400元和未來大學階段每月800元生活費的經濟幫扶。
3月2日晚,彩虹橋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帶著禮物來到湛江一中,與第十五批次幫扶對象見面,和他們親切交流,并確定幫扶關系,正式開展對他們求學階段的成長幫扶工作,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非常感謝‘彩虹橋’叔叔阿姨們的幫助!我會繼續努力,不辜負叔叔阿姨及老師們的期待。”小李同學告訴記者,她家住雷州農村,父母均屬二級殘疾人士,爺爺奶奶年老多病,弟弟妹妹都在上學。一家人的生活費用除了低保保障以外,全靠親人朋友資助。去年中考,她以優異成績考取湛江一中,但報名費和生活費都成為她繼續學業的“攔路虎”。獲知其家庭情況,學校幫忙爭取了相關助學金,并且推薦給“彩虹橋”志愿者協會進一步幫扶。
截至目前,“彩虹橋”正在資助幫扶及完成幫扶的困難學生共計299位。這些資助對象中,已大學畢業的有80多位;已經考上大學就讀的有100多位,其中不乏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大學等重點院校的學子。
正是“彩虹橋”志愿者們的努力成就了很多困難家庭孩子的夢想,也為這些家庭帶去了重振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彩虹志愿者協會資助學生共有30人參加高考,其中考取本科率的學生達86.67%,重本率達70%,其中600分以上的10位,分別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校院,助學碩果累累。
連續9年向環衛工派發新年禮包
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城市整潔優美的環境。自2015年開始,每年新春佳節期間,為表達對環衛工人的關懷和祝福,“彩虹橋”志愿者協會都開展新春佳節暖心慰問環衛工人活動,向赤坎、開發區、霞山等區域當晚值班的環衛工人送去新年禮包及慰問金,并傳達節日的問候。
1月22日下午,該協會40多名志愿者紛紛趕到活動集中點,帶上新年愛心禮包和紅包,分成8個小組沿街出發,陸陸續續將愛心物資送到街上當值環衛工人的手中,感謝他們對城市的守護,叮囑他們在外工作要按時吃飯,保重好自己的身體。環衛工人收到新年大禮包后,特別高興,特別感謝廣大愛心志愿者的關懷。
“一座城市的美,離不開環衛工人的默默付出,非常感謝環衛工人們的辛勤勞動,保障了我們工作、生活環境的整潔和衛生。春節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他們卻默默堅守一線,用行動努力為城市之美助力,借此向環衛工人表達一份誠摯的謝意,出一份微薄之力是應該的。”該協會會長楊月明說,希望借助愛心慰問活動,讓廣大環衛工人深切感受到湛江是一座有愛的城市,更希望廣大市民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共建美好家園。
自2021年開始,該協會還開展對消防戰士進行慰問活動,每年春節期間都將愛心禮物送到值班消防人員手中,感謝他們對城市的守護。
彩虹橋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認可和政府有關部門的肯定,用心用情生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