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收割機正在收割牧草。記者 李忠 攝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遂溪縣河頭鎮油河塘村的牧草種植基地,成片的牧草郁郁蔥蔥、長勢良好,收割機正在對牧草進行收割。
“我們種的是雜交狼尾草,現在這牧草有2米多高,適合喂羊,不同高度的牧草可以喂養不同的畜種。”據牧草種植基地負責人朱小英介紹,該牧草種植基地是由湛江市循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共有600多畝。2019年,該公司在油河塘村流轉租賃土地1400余畝,種植雜交狼尾草,并配套建設科研、加工、灌溉等設施。
該公司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合作,進行改良品種,又建起200多畝雜交狼尾草育種基地。“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氣候、水源都適合大規模種植牧草。接下來,我們將擴種到1000余畝。”該公司負責人楊瑞平說,雜交狼尾草根系發達,再生能力旺盛,加上具有耐干旱、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的特性,一年可收割4到5次,年畝產量在30—40噸,一次性種植,重復收割10—20年。
當天,記者走進牧草加工廠,車間內機聲隆隆,在自動化加工區,牧草經過分揀、粉碎、壓縮、加密等工序后打包,工人們將打包好的牧草飼料裝車,準備銷往廣西、福建、四川等地。
“雜交狼尾草不僅可以用來作為牛、羊的飼料,還可以喂養豬、雞、鴨、鵝及食草性魚類,基本不愁銷。”牧草加工廠負責人李少群說,目前,公司已經與多家養殖場和水產養殖基地合作,根據畜牧喂養需求進行牧草加工。同時,雜交狼尾草經過加工真空包裝保鮮后,可以做到長時間保存。
據了解,該公司與中國熱科院科學家團隊合作研發的“全價青貯發酵飼料”,以牧草為主要原料,取代部分傳統飼料中的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廣泛應用于畜禽養殖,同時針對青貯發酵技術、基于牧草原料的全價發酵飼料、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種植牧草改良土壤等技術申報了發明專利。該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為農戶提供種苗、技術,回收牧草,形成“種植—銷售—養殖”循環產業鏈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去年2月,我種植雜交狼尾草100多畝,除了喂養自家牛群,還往外銷售。公司提供種子、技術指導,還保底回收。”種植戶周衛林說,他養了40余頭牛,由于養牛所需粗飼料較多,發現雜交狼尾草不錯,下一步打算擴大牧草種植規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