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蔡珊珊指導學生辨別花種類。 通訊員 何麗麗 攝
為了進一步落實省市及學校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湛江市第二中學霞山校區以“四環兩效”課改暨九年一體核心素養培養”為主題,以課堂為主陣地,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探求高質量教育發展之課堂教學研修系列活動。
該校區校長許德海以《大道至簡,四環兩效》為題,開設了一場如何提升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的“上善講壇”講座,拉開了活動的帷幕。來自小學部的老師李少瑩執教的《楊氏之子》一課,帶領學生在揣摩語句、對比研讀、熱烈討論、優美吟誦中,潤物細無聲地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代表初中文科的蘇少杏以“飛飛的煩惱”為主線開展《情緒的管理》一課的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淺出地挖掘情緒管理的秘訣,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主導。代表初中理科的蔡珊珊以“尋找春日的花”為任務驅動,巧妙地整合教材,引導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感知花的結構和功能,培養了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科學思維。三節課緊扣“四環兩效”課改暨九年一體核心素養培養主題,充分體現了該校小初一體化融會貫通的教學特色,為老師們的專業發展作出了示范和引領。
據了解,該校區自2018年辦小學部起,就開始關注幼小銜接,也開始摸索小初銜接之路。堅持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策略三方面做好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九年一體培養。以語文為例,組織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海量閱讀當代文學作品的同時,大量誦讀古詩文經典,如《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大學中庸》等,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活動后,全校老師圍繞“四環兩效”課堂模式和“九年一體核心素養培養”兩方面進行探討交流,不但明晰了下一步的課改目標,更明確了作為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校區陳育新書記及許德海校長再次強調,要繼續依托上善教育理念,推進小初銜接及九年一體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和實踐。
據悉,此次活動是湛江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四環兩效’初中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湛江市第二中學初中部為例》的研究成果,與2022年發布的新課標之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義務教育九年培養一體化的理念相融合后再推廣,此次活動體現了該校區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