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有哪些危害
冰雹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一般為數分鐘,可是來勢猛,強度大,還常常伴隨著狂風暴雨,所以往往給局部地區農業造成嚴重損失,甚至顆粒無收。冰雹的危害決定于降雹范圍、雹塊大小、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冰雹對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農作物遭受機械損傷。作物種子及其發育階段,大的冰雹襲擊猛或下雹時間較長,農作物受害就重。處在開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較處在幼苗期受害重。
甚至能造成毀滅性的傷害。果樹林木遭到雹災,當年和以后的生長均受影響,受到創傷還易發生病蟲害。除了對農作物的影響,大的冰雹常常毀壞莊稼和砸傷人畜,造成災害。冰雹對交通運輸、房屋建筑、工業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998年1月,一場冰雹襲擊了加拿大東部和美國東北部分地區,機場被迫關閉,鐵路、公路停運,300萬人失去電力供應。2周以后,仍有100萬人未恢復電力供應,有些地方甚至停電長達3周。因此,如何減輕冰雹的災害是發展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冰雹通常出現在什么季節
冰雹多在春夏季出現我國的冰雹災害大多數會出現在春夏季節,雖然說盛夏季節的強對流很多,但是春季有冰雹災害的頻率會更高 ,而且強度也會更大。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春季時候的冷暖交匯會更為頻繁,對流也會很強盛。而且盛夏時期氣溫會比較高,0攝氏度的高度也會很高,可能冰晶粒子還沒有正式落到地面就已經融化掉了。而且我國很大一部分地區將冰雹的時間在下午13點到晚上19點,可以說在下午14點到16點時期最多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