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進一步推動“萬人入戶,共話文明”活動走深走實,了解市民對文明創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3月23日起,市文明創建辦全體人員將深入全市多個區域開展入戶問卷調查活動。(3月24日《湛江日報》)
同住港城,共享文明。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是文明湛江的“代言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關乎著湛江的文明形象。如何把這一個個文明“細胞”激活,考驗著一座城市的創建活力、治理水平。
3月23日起,市文明創建辦全體人員將深入全市多個區域開展入戶問卷調查活動,這是堅持實事求是、大興調研之風的生動實踐。在市區各社區(小區)中,逐樓逐幢、逐層逐戶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是一個滌舊換新、去誤立真的過程,無論是入戶征求的創建情況問卷答案,還是現場鼓勵大家參與到創建中來,又抑或是現場走訪提醒保持樓道的暢通清潔、踐行公共規范,都屬文明創建的工作范疇。問卷調查中,既有“您和您的家人最近一年在文化、旅游、娛樂這些方面的開支是不是增加了”這樣的實況征詢,又有“您認為身邊的志愿服務活動氛圍和志愿活動效果如何”這樣的專項聚焦,居民在回答填寫問卷的過程中,無疑也是在接受文明意識的熏陶。
我們常說,城市管理、文明創建要下“繡花”功夫。在筆者看來,這入戶問卷調查尤其要注重“針法”,方能將更好的文明創建效果“繡”出來。
首先,是要堅持問題導向,以精準化之“針”,“繡”好細節。城市之美在于精致,文明城市創建在于精細。入戶問卷調查,“入戶”是方式、“問卷”是載體、“調查”是關鍵。突出“調查”,就要堅持問題導向,抱著瞄準“老大難”問題整改的思路去調查問題形成的根源、解題可能的方法,不斷補齊短板弱項。問卷調查中,又要重視“問”的技巧,問及細節、問到點上。比如從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小區建設等細節切入,深挖文明創建中的痛點、難點和隱蔽點,主動查漏補缺,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
其次,是要堅持民生導向,以人情味之“針”,“繡”出暖心。文明創建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要堅持創建為了市民、發展為了市民,把文明創建之“入戶”作為緊密聯系群眾的創新實踐,聚焦急難愁盼,紓解堵心焦慮,讓群眾感受到創建的人情味、體會到自己是受益者。與此同時,入戶問卷調查之“問”,從其效果看,應為“反問”——如老師在課堂上提問般,以“問”促“教”,用一個個問題引導群眾成為文明創建的主力軍,形成人人講文明、事事都文明的良好氛圍。
最后,是要堅持目標導向,以凝聚力之“針”,“繡”成實效。為什么要入戶調查、逐戶動員呢?部分原因是樓棟里生活著大量居家生活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等,他們對城市文明創建活動了解不多,上門宣傳鼓勵其參與其中,非常必要。報道中突出一個細節,“工作人員身著志愿者服裝”。這是堅持目標導向,起到榜樣作用,能更好地鼓勵廣大居民有時間就去當志愿者,讓志愿者有時間就去參與文明實踐,凝心聚力畫出文明創建的更大同心圓。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城市更出彩。期待入戶問卷調查用好“針法”,“繡”出更多更好的文明創建效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