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女兒就讀霞山區實驗中學小學部,周五的時候,學校發來《致家長的一封信》,令筆者感受到文明創建中“小手拉大手”的力量。
《致家長的一封信》中寫道:“目前,湛江市正在創建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積極參與。為此,學校特開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創建工作,希望各位家長朋友與孩子攜手一起走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隊伍中來,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
“小手拉大手”,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助力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活動,旨在把文明創建與孩子的教育成長緊密聯系起來,倡導中小學生發揮“城市小主人”的作用,積極開展文明宣傳、參與志愿服務,不僅從思想上提高孩子們對文明的認識,促進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符合文明規范,更通過學校這種平臺,引導“小手”之力拉動“大手”之行,在潛移默化中激活家庭這個文明“細胞”。
“小手”,既是文明校園教育的著力點,又是推動文明家庭建設的發力點。廣大未成年人,絕對有能力當好文明創建的“啄木鳥”。他們不僅能找到家庭在文明創建中出現的問題,更能通過自身的努力,矯正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這個學期開學之初,女兒的學校就要求家長帶孩子來上學時一定要遵守“一盔一帶”的規定。有些家長開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時,會出現逆行、闖紅燈、不戴安全頭盔等情況,孩子對這些行為平時看在眼里,如果能充分發揮其“督導員”的作用,幫助家長指出問題所在,容易讓家長“出出汗”“紅紅臉”。一些家長不愿給孩子做不良示范,久而久之,不文明糾偏就能起到實效。
“小手拉大手”,更有利于激發未成年人文明創建的自豪感,以及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通過參與文明創建,部分孩子心底能喚醒“我是文明城市小主人”的意識。在充當志愿者帶頭管好環境衛生、帶頭規范停車、帶頭遵守交通規則等文明實踐中,他們能切身感受到,家鄉可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變得更好。從長遠來說,等這些孩子長大之后,就更有可能形成一種愛鄉愛家的情感,愿意扎根湛江、奉獻青春,把這座城市建得更好。
有人質疑:“小手”真的能拉動“大手”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每一位家長。文明創建,人人有責。我們是文明創建的主要參與者,更是創建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終評判者,不管是“小手”也好,還是“大手”也罷,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把自己當成文明的旁觀者,而是要牢固樹立起主人翁意識,擔負起文明城市創建的一份責任。當然,如果能給“小手拉大手”一些外部約束力,那可能“小手”的“拉力”就更大。比如一些學校會監督家長落實“一盔一帶”情況,作為文明班級評比的其中一個細則,外部約束加強,“拉力”就增大了。
以前女兒讀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個學期幼兒園在園門口設了一面畫有“文明樹”的墻。“文明樹”只畫了“樹干”,家長和幼兒進入園里,愿意為文明城市創建出一分力,就自己把手掌染上顏料、印到“樹”上。短短一個小時,“文明樹”已經“花開滿樹”,場面令人震撼。我們要進一步用好文明創建中的“小手拉大手”作用,讓文明的“小手”多牽起“大手”,文明創建才更有后勁,更加充滿勃勃生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