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邊欣賞美景
是不少市民的度假首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需要注意的是
大海很美,卻也險象環生
如果在海邊看到這種像塑料袋又像氣球的生物,要立即遠離、千萬別碰!有劇毒!毒性之強不亞于眼鏡蛇嚴重時可致命近日深圳有市民在海邊發現了劇毒生物3月24日晚一市民在深圳大鵬西涌海灘欣賞海景時發現沙灘上被海水沖上來的水母經過對比發現這個泡泡水母竟然是劇毒的僧帽水母僧帽水母是腔腸動物的一種,它屬于水螅蟲綱,呈藍青色,浮囊兩頭尖,底平,形如僧侶的帽子,因而名叫“ 僧帽水母”。它的浮囊上有發光的膜冠,能自行調節方向,借風像帆船似的在水面漂行。僧帽水母用來蜇人的“兇器”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觸須觸須中密布著微小的刺細胞,這些刺細胞能分泌致命的毒素,單個刺細胞所分泌的毒素微不足道,但當成千上萬個刺細胞所分泌的毒素積累起來時,其毒性之強不亞于眼鏡蛇,僧帽水母的毒素屬于神經毒素的范疇。據了解,如果不小心被僧帽水母蜇到,會感到劇痛,被其“刺”過的皮膚會出現帶狀紅色傷痕,像被鞭子狠狠抽過一樣。
這種鞭痕會持續2至3日才消散,僧帽水母的毒素則會滲入淋巴結,引發過敏反應,造成發熱、呼吸困難、休克等現象,甚至干擾心肺功能,嚴重時會致命。
更糟糕的是,僧帽水母的觸須平均長度達10米,當游泳者看到僧帽水母時,往往已經失去了最佳的躲避機會。
男子沖浪被水母蜇傷傷口感染險些廢了腿專家介紹,有些水母外表非常漂亮,卻是非常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其細長的觸手就是武器。觸手上的刺細胞會像毒絲一樣射出毒液,水中的獵物被其刺蜇以后,會迅速麻痹而死。據統計,我國沿海大約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有的水母刺絲可分泌類眼鏡蛇毒,蜇傷后迅速取人性命,對人類危害極大。2022年9月,廣州日報曾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簡稱南醫三院)接診了一位沖浪時被水母蜇傷、差點遇險的患者。吳先生在沖浪期間不慎被水母蟄傷右踝,當即有刺痛感,但在消腫止痛后得到緩解,便沒有過多在意。誰知幾天后狀況卻愈發嚴重,右踝腫脹、疼痛,皮膚潰瘍、流膿,甚至不能行走!隨后,吳先生被南醫三院診斷為“足踝部感染”。該院足踝外科主任醫師黎潤光表示,被海洋動物蜇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后果不堪設想。經歷一周的治療,患者腿部感染得到控制,紅腫痛明顯好轉。2021年6月10日,有演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透露,自己由于下海拍攝需要,“被水母蜇成了篩子,腿上都是包,仿佛被一萬只毒蚊子咬過”。當日,該事件還登上了熱搜引發關注。不少網友表示,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疼……被海洋動物蜇傷掌握這些急救方法關鍵時候能救命很多時候,在遇到被海洋動物蜇傷的緊急情況時,沒有辦法即刻接受專業的治療,黎潤光表示,掌握一些急救方法非常重要,關鍵時候能救命!1. 去除水母觸手(盡量借助手套、木棍等,避免皮膚直接接觸);
2. 用海水/醋沖洗蟄傷部位;
3. 用小刀、剃須刀、卡片等,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在刮刺細胞之前用剃須泡或者肥皂泡沫進行涂抹效果更佳。
4. 重新用醋/鹽水溶液涂抹患處,或用海水沖洗。讓蜇傷部位自然干燥,并配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每天清洗開放的創口、涂抹抗生素軟膏。SUMMER但要特別提醒的是:出現下列癥狀,需立即就診↓↓
1. 蟄傷處皮膚紅腫明顯,燒灼樣刺痛,潰爛;2. 全身中毒癥狀,如惡心嘔吐、頭痛頭暈、乏力、關節痛等;3. 可能致命征象(過敏性休克),蕁麻疹癥狀、喉頭腫脹、呼吸困難、神志改變、休克,甚至心臟驟停。知多D:這些海邊“隱形殺手”千萬警惕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