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3月25日,記者從雷州市龍門鎮獲悉,該鎮在農旅融合發展上狠下功夫,立足平灘瀑布、足榮原始樟樹林等資源稟賦,推行以工代賑方式,計劃投入1.7億元對足榮村等5個行政村28條自然村進行資源整合,連點成線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目前已完成扶茂村“云里的村莊”項目改造。(據3月26日《湛江日報》)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市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在農旅融合方面不斷開拓創新,探索了許多新模式,涌現出許多產業振興亮點樣板。雷州市龍門鎮連點成線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值得肯定和推行。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和關鍵,其成敗事關鄉村振興整體工作成效。通過示范打造,進一步確定產業發展思路,把示范基地打造成產業振興的“試驗田”。比如,龍門鎮結合足榮村茂德公食品加工醬料生產作業,鼓勵農戶充分利用農房樓頂資源曬醬料,開發醬油手作等特色旅游服務,實現農旅融合,將足榮村打造成名副其實的“醬油村”,不斷壯大鎮域經濟。可以說,農旅融合拓寬了農村群眾的增收途徑,也推動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表明,示范帶不能只把幾個點機械地串聯起來,而是需要有產業支撐,將各種資源、各種業態融為一個整體,互為補充、互相支撐,這不僅是打造一條內容豐富、能讓人長久停留的風景線,更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產業鏈。
推進鄉村振興絕非朝夕之功,不是喊著口號沖一沖就能實現的,非下苦功不可。而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就是一種很好的探索,在此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或教訓,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都具有指導意義,尤其可以減少資源和投入的浪費。各地應選取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產業基礎好、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可塑性強的鄉村,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打造一批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文明風尚、民主治理特色示范點,串點成線,以線帶面,突出示范引領作用,無疑帶動當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
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涉及面廣,建設內容涵蓋多,做好頂層設計十分重要。各地要在規劃先行、制定方案的基礎上,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在建設美麗鄉村、引導群眾參與、發展富民產業等方面持續發力,通過示范引領,協調推進,共同打造湛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美麗新圖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