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5日,赤坎區人社局聯合區鄉村振興局、區殘聯在海田創意廣場舉辦了2023年赤坎區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現場招聘會,掀起推進招聘、就業工作“競標爭先”“比學趕超”的熱潮。(據3月27日《湛江日報》)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我市毫不動搖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多種措施千方百計用“穩就業”來托起“大民生”。僅3月25日赤坎區開展的這場春風行動,就提供了3000余個就業崗位。
一個基本事實是:我市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正所謂穩就業就必須穩企業。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用工難”往往與融資難、產業鏈配套難等問題相伴而生。面對企業發展中諸多困難,就要減負、穩崗、擴就業三管齊下。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痛點堵點問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府權力做“減法”、監管力度做“加法”、優化服務做“乘法”,打一套為企業紓困解難“組合拳”,通過真金白銀的政策,幫助盡可能多的市場主體挺過難關,為經濟復蘇注入強勁動力。
毋庸置疑,穩就業不光要穩住存量,更要拓展增量。當前,特別是要善于從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中挖掘潛力,不斷擴大“就業池”。加大力度發展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繼續拓展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司機等就業新模式。同時,要加強保障供給,對于靈活就業人員要在就業地給予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等便利措施。通過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抓住新經濟帶來的新機遇,就能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創造更多“飯碗”。
實踐證明,盯牢重點群體,穩就業的堡壘方能堅不可摧。必須緊緊牽住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這個“牛鼻子”,堅持與完善精準對接重點人群的“一對一”、“點對點”舉措,通過“線上+線下”、跨區域協同等方式,加大招聘服務力度和頻次,實現重點人員就業供給的精準性。持續加大鄉鎮招商引資力度,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經濟,帶動更多農民工實現“家門口就業”。
當然,穩就業不是指單純的數量“擴容”,更要“提質”。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就業歧視,加強合法權益保護,提高勞動報酬,完善就業結構,讓勞動者更體面工作,從而實現高質量就業,這也是穩就業應有之義。
就業穩則人心穩。讓我們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用“穩就業”托起“大民生”,推動更多人有業可成、有夢可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