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是根據凈值計算的,凈值上漲,則基金就會有收益。如:投資者購買A基金1000份,買入的凈值為1.5元,則市值就有1500元。當凈值上漲到3元之后,基金市值增加到3000元,因此基金收益就為1500元,投資者只有將基金賣出之后,這個收益才能到賬。
而基金分紅是由于凈值過高,很多基民有“凈值恐高癥”,因此分紅是為了把凈值下降,分紅的收益也是之前凈值上漲帶來的,只是將賬戶浮動的數字變成實實在在的錢。如:基金凈值到3元之后,很多投資者已經不敢買了,因此若把凈值降到1.5元,則就會把1500元的收益變成現金,分發到投資者的賬戶。
因此分紅之后,累計收益不變,基金份額不變,只是凈值變小了,市值減少的部分就是正好等于分紅得到的錢。
為什么有些基金不分紅?
基金沒有分紅可能是沒有到分紅的時間,也可能是基金業績產生虧損,沒有達到分紅的標準。
基金分紅條件:
1、基金當年收益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方可進行分配;
2、基金收益分配后,單位凈值不能低于面值;
3、基金投資當期出現凈虧損則不能進行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分紅是指將基金凈值的一部分發放給投資者,不會給投資者產生實際收益,分紅一般會先出公告,投資者關注基金的相關公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