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從3月29日召開的2023年湛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工作會議上獲悉, 2023年,我市將以大文旅開發為統領,以數字化建設為主線,以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為動力,加快推動文化廣電旅游體育事業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2023,我市將立足規劃引領,提升文旅融合發展空間。實施《湛江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十四五”發展規劃》《湛江市雷州西海岸旅游片區概念性規劃》《湛江市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2022—2025年)》,充分發揮生態、濱海兩大優勢,打造“紅樹林之城”,建設“全國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和“國家級北部灣海洋文化旅游區”兩大國家級旅游品牌,力爭吳川、雷州、遂溪年內創建成為省域旅游示范區。
立足優化提升,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力爭6月份完成湛江文化館(舊址)升級改造,湛江非遺學院建成開放;因地制宜推進市圖書館、文化館升級改造,推進各縣(市、區)建成一批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公共體育場館;繼續開展旅游廁所革命,進一步提高旅游廁所覆蓋率。推進縣級廣播電視節目制播系統信息化和高清化升級改造和應急廣播系統建設,增強5G+4K超高清電視頻道和節目制播能力建設;推進湛江全域文化旅游體育數據中心等數字化項目建設,提升“群體通”等公共文化體育數字化服務水平。
立足文化自信,深入推進文化惠民便民。積極扶持創排一批有影響力的精品佳作,打造文化惠民品牌。持續開展優秀文藝作品評選和巡演,優化“開心廣場”“吳川粵曲每周一唱”“霞山粵曲集市”等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立足活化利用,加強文物和非遺保育傳承。加快推進粵桂邊區革命紀念館建設,力爭2023年底建成試運行。推進赤坎老街、霞山法式風情街區、雷州歷史文化街區等歷史街區文化保育與活化利用;打造好“非遺學院”,推進非遺展示館和非遺數字館建設,提升非遺傳播形式和影響力。開展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做好市縣級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的“四有”工作。
立足拳頭產品,推動大文旅開發建設。著力推進華僑城歡樂海灣文化綜合體、湛江灣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奧體中心體育產業園、海鮮美食之都長堤綜合體等項目和紅樹林生態旅游經濟帶建設。推動赤坎金沙灣、廉江櫻花公園、雷州茂德公等旅游景區打造文旅消費集聚區,創建國家、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推動鼎龍灣國際海洋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遂溪孔子文化城、遂溪螺崗小鎮、廉江櫻花公園等景區創建國家4A級景區,推薦雷州烏石天成臺度假區等一批景區創建國家3A級景區,推動雷州九龍山紅樹林國家濕地公園、廉江高橋紅樹林片區等打造A級景區。主動對接海南國際旅游島,堅持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積極培育“旅游+農業”“旅游+體育”“旅游+工業”新業,開發一程多站旅游線路產品,打造瓊州海峽國際旅游目的地。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文化領域交流合作,實施《湛江市營銷推廣獎勵政策》,不斷提升文旅營銷影響力,開拓文旅消費市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