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麻章區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在麻章步行街開展志愿服務。
綠蔭掩映下,一棟4層嶄新的建筑立于瑞云湖畔,周遭是社區、院校、麻章政府機關部門等。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幽靜寬敞的環境,吸引來了眾多讀書、觀展、看演出的人。群眾一走進大廳,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就熱情迎上來,提供貼心專業的咨詢指引服務,讓人如沐春風。
(相關資料圖)
自正式投用以來,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依托數字化建設賦能服務提升,賦予全新高端體驗,集參展、演出、閱讀、教育、科普等功能于一體,成為周邊居民群眾休閑、娛樂和學習的好去處。
麻章區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
強組織引領 建文明陣地
自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投用以來,逐漸實現全覆蓋廣輻射,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截至目前,該區3個鎮、101個村(社區)相應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及區文明實踐基點30個,實現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這里不僅是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指揮調度中心,也是志愿者培訓中心和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基地。
由鎮黨委書記、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所長、站長,按照“有機構、有陣地、有隊伍、有課程、有保障”抓好建設。同時,完善“14536”工作制度、工作職責、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上墻,規范中心日常運行管理。
一場場道德評議會,一場場道德宣講,在麻章各鎮圩村落鋪開,遍地開花,好人講好事,善行善舉得到廣泛推崇,營造了濃烈的向好向善向美氛圍。
在湖光鎮那柳村,湛江市第五屆道德模范許東微向廣大村民講解了成立“道德評議會”的重要意義、評議辦法,并結合道德評議會的評議項目呼吁村民積極參與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培育良好家風、村風、鄉風。場下的村民群眾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鼓掌。潤物無聲,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下沉基層、功能落地發光,推動文明精神成風化人的一個縮影。
該中心深入整合宣講、教育、文化、科普、體育等平臺資源,著力建設“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服務網絡。中心按照“5+N”的模式完善功能室設置,即在設置理論宣講室、市民教育室、科普教育室等五大功能室的基礎上,拓展設置了文明實踐小劇場、紅色書吧、四史學習教育館、紅樹林科普館等,豐富文明實踐活動開展的場地、載體和形式;同時設置個性化、針對性的服務設施。
“一個好的平臺建起來不難,關鍵是在如何用,用活起來就能真正惠及廣大老百姓,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中心選址于此,附近有眾多學校、社區,以及行政服務中心等機關單位,不管是學生學習,還是群眾辦事,都非常便民利民。”麻章區文明辦副主任、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鄧喬忠說道。
麻章新時代實踐中心,巾幗志愿服務健身舞隊員展示健身舞蹈。
市民在麻章新時代實踐中心寬敞明亮的閱讀空間讀書。
書畫展覽。
聚志愿服務 匯文明力量
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致力打造文明建設新高地,匯聚各方文明力量,下沉基層,深入群眾,進校園、進企業、進鄉村,全方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貼心的志愿服務。
近年來,該中心通過深入整合黨政機關業務骨干、文化工作者、先進人物以及志愿協會、社工機構等各方力量,打造“1+8+8”志愿服務體系。建成麻章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由8個職能部門牽頭成立了理論政策宣講、科學普及等8支常備志愿服務隊伍;再由4個職能部門、4個志愿服務協會和社工機構牽頭成立8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他們通過“講、評、幫、樂、慶”五種活動形式,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隨著一批來自社會各界的志愿者匯聚起來,文明志愿力量一點一滴充實起來。截至目前,麻章區各級志愿服務隊伍220支,志愿者17193人,其中在職黨員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參與率85%以上。
每逢周二晚,夜幕剛降臨,區鎮村三級干部便“組團”下沉到村開展“平安夜訪”志愿服務活動,錯峰了解社情民意,收集群眾訴求和急難愁盼問題,把問題隱患解決在最基層,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截至今年1月份,區鎮村三級干部參訪共計18713人次,累計接訪群眾5741人次。
抓牢抓細抓實文明建設工作,畫好“路線圖”,做足“繡花功”。群眾在村里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普法宣傳、助學支教,獲得感看得見、摸得著。
該中心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結合黨政機關工作職能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任務進行全面梳理,重點提供理論政策宣講、基層治理、黨員先鋒等12類共計91項文明實踐服務。同時,積極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群眾點單、中心(所、站)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工作流程模式,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實現供需精準對接,實現多元精準服務。
自2022年1月投入運行以來,麻章區線上線下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000多場次,覆蓋受眾6萬余人次,真正做到了“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