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遂溪縣城月鎮石頭塘村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 張鋒鋒 攝
春風勁吹,暖沁鄉村。
4月4日上午,遂溪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蘇琛率遂溪縣農業農村局、縣住建局、縣招商局以及城月鎮人大、政府等單位組成的調研組到城月鎮石頭塘村,深入了解該村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助力該村突破發展“瓶頸”。
石頭塘村又名石塘村,是曾獲評湛江市十大新鄉賢的蘇成和的家鄉,是革命老區村莊。在2016年之前,村民年人均收入水平較低,村集體收入較少,村容村貌建設落后。2015年10月,強臺風“彩虹”更是對石頭塘村造成重創,讓該村的面貌與發展“雪上加霜”。2015年12月,居在深圳的蘇成和接到20名村民代表的求助后,毅然扛起反哺重擔,組建一支包括村民小組成員在內的文明創建義工團隊,他自任義工團隊的總顧問、總策劃、總設計、總籌款人,要把石頭塘村建設成生態文明村。
“以前的村莊,路難行,騎輛單車出入都很艱難,如今的村莊,行人小車隨便走,夜晚的路巷還亮過城市的街巷;以前的村莊,糞坑到處是,整條村都是臭的,如今的村莊,建起公園,建起潔凈的公廁,黃花風鈴木開花時,整條村都是香的。”該村年屆92歲的老人蘇亞均對兒子蘇成和推進全村建設所取得的成果體會最深。幾年來,鄉賢蘇成和向石頭塘村投入了2500多萬元籌資,全面推進各項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名聲遠播。
2021年7月,在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中,湛江日報社根據市里的統籌,結合遂溪縣和城月鎮的安排,向石頭塘村派遣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對此,蘇成和立下決心,珍惜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引領支持,要用五年時間,使石頭塘村“由被動的輸血型發展向主動的造血型發展轉變”,致力打造成為全國文明村。
自獲得派駐第一書記以來,蘇成和繼續推動石頭塘村的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果,全村的文化樓、綜合辦公樓得以順利興建,縣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項目得以推進,全村日益呈現出更新更好的面貌,2022年獲評湛江市文明村。
當天,調研組一行先后到石頭塘村東坡驛站、東坡文化廣場規劃用地處,石頭塘村辦公綜合樓,石塘村文化樓,石頭塘村工業園,“稻-稻-薯”高效生產示范基地等處調研。每到一處,調研組一行與蘇成和鄉賢、駐村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等人深入交流,詳細詢問鄉村產業、鄉村文化、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以及工業園區的招商情況。
調研組結合石頭塘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幾點建議:要對標對表全省文明村的創建標準,加以統籌規劃,夯實基礎;要合力補齊農村文化建設、生活污水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短板;要抓緊抓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找準和發展自身優勢,強化以“稻-稻-薯”特色產業品牌為龍頭,帶動提高產業融合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要根據“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工作部署要求,研究可持續發展方案,科學規劃鄉村發展布局,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致力打造具有造血功能的鄉村工業園區。
4月4日中午,蘇成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遂溪縣人大常委會調研組緊密結合石頭塘村的實際,認真把脈,為本村創建全國文明村的工作開出了一系列非常精準的良方,為石頭塘村的發展注入了澎湃的動力。下一步,他將進一步調動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的積極性,篤行不怠,不實現創建全國文明村的目標決不收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