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關節炎醫學上叫做骨性關節炎,或者退行性關節炎,具體病因其實并不明確,有很多科學家進行研究。目前認為與以下幾類高危因素有關:
1、肥胖:越胖的患者整個身體負重越大,越容易造成膝關節的關節炎。
2、年齡:在臨床上發現,多數中老年患者會有膝關節炎。因為膝關節是骨頭上面的一層軟骨,正常情況年輕時會有軟骨間磨損,隨著時間延長軟骨膜磨壞只剩骨頭,對骨頭容易產生局部性炎癥,從而導致膝關節炎。
3、運動量:臨床上可以發現,運動越多、重體力工作越多的病人,越容易發生膝關節炎,是跟體力活動呈正相關的疾病。
所以膝關節炎容易發生或者引起的原因,雖然并不明確,但知道高危因素,只要合理規避高危因素、防止高危因素的發生,同樣可以起到早期預防。
膝關節炎針灸最好幾天一次
膝關節炎針灸最好是1-2天進行1次,膝關節炎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以及關節活動障礙。針灸治療能夠起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但是由于患者個體差異,癥狀輕重程度不同,治療頻率也并不相同。
膝關節炎多發于老年人群,部分年輕人也可能由于運動損傷沒有及時治療或者留下后遺癥,從而引起慢性炎癥,可形成慢性膝關節炎。膝關節炎患者進行針灸治療,可以選擇近端取穴和遠端取穴,近端取穴包括外膝眼穴、內膝眼穴、足三里穴等,遠端取穴包括懸鐘穴、太溪穴等,能夠起到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通常癥狀輕微者1個療程左右可達到臨床治愈,對于癥狀相對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1-2個療程才能緩解。當上述治療無效時,可以口服藥物進行治療,給予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如塞來昔布、艾瑞昔布等,以及外用藥物,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進行治療,也可以進行關節置換治療。
在治療膝關節炎的過程中,艾灸治療的效果也比較好,可以1天進行1次,由于膝關節炎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較差,受到風寒時容易加重,而艾灸可以溫通經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應注意做好局部的保暖措施,避免劇烈運動和功能鍛煉,防止出現新的損傷。